全部

急诊科里的“争分夺秒”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3-01-05 22:07:01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5日讯 走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急诊科,你会发现,时间在这里并不是明显的存在。嘈杂的人群将时间掩盖,只有墙上钟表的指针在默默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医护人员穿梭在患者之间,输液、换药、录入患者信息。就诊台内的医生为患者评估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引导患者分区就诊。抢救室的大门开了又关,医护人员正操作手中设备与时间赛跑,争抢延续生命的机会。他们各司其职,却又默契地维持着急诊科正常且稳定地运转。

最近,山东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医院也迎来就诊高峰,急诊科成为迎战病毒的“最前线”。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急诊科每天都要接收近300个病人,最高能达到556人次,是平时接收数量的2倍。“就诊患者数量急剧增高,患者大多都是老年患者,病情严重,阳性患者占百分之六十。”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王兴蕾说。

为了扩大急诊容量,急诊科不断地增加床位。抢救室从12张床增加到26张床,观察室从28张床增加到48张床,缓冲诊疗区从25张床增加到40张床。王兴蕾介绍,为了满足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需求,急诊科新增6个氧气筒,还为普通患者新开辟了输液区,可以容纳30人左右。

“争分夺秒”,是急诊科每位医护人员的工作节奏。这也意味着,他们要压缩自己的康复时间。去年12月起,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相继感染新冠病毒,为了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所有人退烧后立马返岗。“阳的倒下去,退烧的接着顶上来。”王兴蕾说,年末最后一天,109名医护全部在岗,黑白两班倒,每天工作12个小时。

预检分诊主管护师李超毕业后就在急诊科工作,今年是他工作的第十二年。疫情期间,他的工作职责是评估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分级别就诊,还支援抢救患者的工作。“之前平均一天接诊300个病人,现在半天就能达到这个数量,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李超身边时刻围着一群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新冠病毒的感染几率也成倍增加。

去年12月15日李超结束援疆工作,12月16日开始上班,两天后高烧,在家仅休息4天就返岗继续工作。“只要不发烧,不浑身疼,其他咳嗽、稍微有点晕这种症状,不耽误上班。”

晚上7点,急诊科一天的就诊高峰终于结束,距离李超下班还有1个小时。救护车突然转运来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李超和同事们将患者推进复苏室,出来后他已经错过了晚饭时间。

李超说,如果是早8点到晚8点在岗,晚饭基本没有时间解决,这已经是工作常态。他回忆起2022年援疆两个月的经历,“方舱里面20度左右,我们穿短袖套上防护服,但需要在零下20度的室外换衣服,那个时候不也扛过来了吗?”李超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为患者争取时间,只要不躺下,就还能工作。

闪电新闻记者 宁佳 张雨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山东春晚丨划算!实惠!这样的会员你冲不冲?卢鑫玉浩开启花式大吐槽

山东春晚丨划算!实惠!这样的会员你冲不冲?卢鑫玉浩开启花式大吐槽

​2023山东春晚在威海举办,届时会有不少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语言类节目与观众见面。其中,去年相声短视频观看量过亿的卢鑫玉浩,今年又携新...[详细]
齐鲁网 2023-01-0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