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大豆亩产收益翻两番!东营持续推进盐碱地大豆育种、种植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2-02-20 21:42:02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0日讯 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推动大豆等栽培种植实现新突破。虎年新春,黄三角的老百姓步履坚实,正奋力打造盐碱地上的“大豆粮仓”。

“今年多种了点,种个一千八九百亩,咱就包了这些地,全种上!”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渔民村村民李文栋蹲在同一片土地上,心情却与七年前有了大不同。2015年,在外经商的李文栋返乡流转了600亩土地尝试发展第二产业,但当时却被人泼了一头冷水。

因为这里是盐碱地,土壤中所含盐分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亩产效益低。李文栋便打算多流转土地,靠土地数量拉高收益,一年也能挣个十来万,但第一年结果并不理想。

“一多半不能种的,荒了,碱地,它不长,种啥啥不长。”李文栋回想道,第一年,600亩土地种一半荒一半,仅靠小麦玉米两种农作物,基本没盈利,直到后来有了国家补贴。

李文栋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小麦一亩地国家补贴120块钱。光算小麦,基本挣不到多少钱,它得一年种两季,得有小麦跟玉米。算上补贴一亩地落挣百十块钱,又持续三年大约。”

2020年,李文栋在当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水种植耐盐碱的大豆品种,这种在含盐量相对较高的土地上也能够正常生长的大豆,在原来的荒地上生根发芽迎来丰收。一亩地300多斤的产量,让李文栋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据了解,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仅为260多斤,相较于这个数值,李文栋的盐碱地大豆已属高产。

“每亩管1000块钱左右,收益去了成本得对半,得500多块钱。比以前翻倍,翻两倍多。2021年又种了1500来亩。今年计划种1800来亩。”李文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收益的提升,离不开在盐碱地里做文章的育种工作者。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5亿亩盐碱地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早在2013年,徐化凌就带领团队开展耐盐碱大豆的研究。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徐化凌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意识到大豆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做耐盐碱植物这一块就是我们研究所的一个优势特色学科。我们就选择这么一个方向。”徐化凌在同事的研究中发现,来自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部分野大豆样本含有“苗期耐盐基因”,此后便一头扎进了杂交育种的科研任务中。在大豆杂交育种过程中,时间是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杂交组配到品种审定至少需要经过10个世代。

“我们用一些耐盐的亲本材料来做杂交。在育种的过程中,不断去测试我们培育出来这些稳定的系号,测定它们的耐盐能力、测定它们的产量和品质,然后我们把这些综合性状比较好的系号,送出去参加区域试验,走这个品种审定的程序。”他说道。

今年,徐化凌培育的DKD品系的大豆,首批将有两个系号参与区域试验、品种审定。在黄三角农高区综合试验基地,还有许多科研人员像徐化凌这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6家科研单位在农高区进行耐盐育种实验。今年我们建设收集种植各种种子资源1400份,筛选耐盐育种材料566份,筛选耐盐(大豆)新品系14个,今年进行区域试验的品系有6个。”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产业推进部部长季增诚表示。

今年,东营市盐碱地大豆种植将新增10万亩以上,达到30万亩。


闪电新闻记者 于兴涛 刘晨  利津台  裴滨滨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