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对话林业英雄 | 沥血守屏障!他们用生命致敬绿色信仰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10-25 17:07:10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5日讯 10月17日,全国第二处“林业英雄林”落户在“林业英雄”孙建博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这也是“林业英雄林”第一次落户在“林业英雄”所在单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榜样,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先后授予了马永顺、余锦柱、孙建博3名同志“林业英雄”称号。“林业英雄林”建设活动即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种苗司、中国农林水气象工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林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发起。活动在全国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首批选择12家具有地域和林分代表性、改革发展先进性的国有林场(林管局)建设“林业英雄林”,旨在广泛宣传“林业英雄”先进事迹,发挥“林业英雄”的旗帜引领作用。

继2019年10月16日,全国首处“林业英雄林”落户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闪电新闻记者再次独家专访了“林业英雄”马永顺的女儿马春华、“林业英雄”余锦柱、“林业英雄”孙建博,听他们讲述“一棵树的故事”。

“林业英雄”马永顺:爱树胜过生命,绝不欠大山的账

访谈开始,马永顺的女儿马春华讲述了少年时期的一件小事。“当时是1967年,我的父亲几个月都没有回家了。有一天早晨,母亲做了一些饭菜,让我给父亲送去。”

14岁的马春华坐着森林小火车到了父亲马永顺在的地方。“我就看到一个人,正在看着我的父亲。”看到这个情景,马春华吓得躲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那个人去烤火了。我父亲就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个垛子后面去搬那些柈子(大块劈柴)。”原来柈子下面压着了一棵1米高的小树。“那个人出来后,大声地骂了我父亲,说他多管闲事。但我父亲却说,木柈子把小树给压着了。‘多可惜啊,这小树得几年才能长这么高。’”

沉浸在回忆中的马春华继续讲述,“说完,我父亲就叹着气走了。”等到那人走了之后,马永顺又跑出来搬压在小树上的木头柈子,终于小树直起来了。但马春华却一头扑向父亲的怀里,大哭了起来。“我说爸,你为什么非要搬这些柈子呢?这么大的山,还缺这一两棵小树吗?”马永顺却擦了擦女儿的眼泪,安慰她别哭,“父亲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说,‘丫头你别哭,爸没做坏事’。”后来天黑了,森林小火车要返程了,14岁的马春华却边走边哭。她哭了一路,也想了一路,“我在想,父亲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去救一棵小树呢?”

1982年,曾经竭力伐木支援祖国经济建设的马永顺退休了。看着光秃秃的大山,他立下了誓言:“砍了多少树,就栽多少树,绝不欠大山的账。”马永顺动员家人成立了“马家军”, 还为小孙子编了一首《植树谣》:刨大坑、栽当中、踩结实、不透风……后来,马春华终于理解了父亲对一颗小树的感情,“了解了我父亲内心的追求,他就是爱大山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林业英雄”余锦柱:41年寂寞人生只能向油茶树诉苦

“我说油茶树啊,我跟你一样,都是寂寞。你是为了成长,我是为了工作。”余锦柱说,现在尖子岭森林里的油茶树正在开花,有很多蜜蜂会来采蜜。和长在高岭上的油茶树一样,余锦柱的人生也深深地刻着两个字:寂寞。

常年守在海拔1400米的瞭望台,余锦柱没有可以交流的同伴,一棵油茶树因此走进了他的视线。“怎么有这么多蜜蜂爱这个花儿?我就自言自语,难道这棵油茶树不寂寞,也不畏寒吗?”常人难以想象的50万亩林海,余锦柱心里却有一张活地图。每一条山路、每一个山谷,都可以清晰地被他找到。反复奔走在森林里,余锦柱掌握了油茶树的生长规律。“开春,油茶从小果子长成大果子;二月,它的花球掉落形成小果;三四月,它比丸子大一点;到了五六月,它的果子基本上开始慢慢成熟;到了现在,又成长了。”

看着油茶树在这么高的尖子岭上生活,很快长大,又很快成熟,余锦柱默默地想,“可真了不起!”时间久了,看着油茶树逐步逐步地成长,他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自己的工作要像这棵油茶树一样,坚强地守卫这片林子。“要努力地工作,放下思想的考虑。在寂寞高寒的时候,像油茶一样坚定信心,把我们的工作干好。”

向油茶树吐露心声的同时,余锦柱也会诉苦,“油茶树,你的成长很寂寞,我的工作也很寂寞,我们的寂寞都围绕着各个方面。” 在瞭望台的41年里,余锦柱每隔一小时就要用高倍望远镜环顾浩瀚林海,判断林区是否有异常用火,因此还摸索出了识别烟火性质的“二十四字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测远近,观动静,别粗细,区缓急。

“林业英雄”孙建博: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提至94.4%

在孙建博看来,森林和树木是人类的靠山,社会文明、生态环境的形成都离不开树木。对淄博市原山林场而言,每一棵树都是用生命换来的。“因为我们北方都是石灰岩山地,造一棵树非常难,林场的每棵树都是石缝扎根。”

原山林场始建于1957年,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被人们称为“石头山”的原山,最初群山裸露、满目荒芜,由于大部分属于石灰岩山地,土层薄、石头多,树木的成活率非常低,林场也经历了“年年栽树不见林”的阶段。孙建博在访谈中介绍到,其中既有气候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

人如何能够“胜”天?原山林场的职工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1961年,林场自开春就没有下雨,树苗眼看就要被旱死。林场的职工往山上背水、扛水,但效率却跟不上,后来职工们在陡峭的林坡上排成“之”字形,一百多号人手把手地往山上传水。三天,林区的树苗就全部浇上了水。

为了把树种好,林场曾经有位职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看待每一棵树就像是人一样,它们都是活着的生命。我们看树,感到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孙建博称,这是林业人的一份工作,也是林业人的一份追求。“每年栽树就看成活率,我们春天栽树,秋天来验收。”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原山林场将种树的成活率和职工的工资、待遇相挂钩。现在,原山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4.4%。

“这就是我们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是我们方式方法的重要性。这是我们林业人对树的热爱和对树的敬意。”孙建博认为,正是因为有这种敬畏之心,才能完成种树的过程、提高成活率的过程和对社会做贡献的过程。

 “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孙建博坚定信念,带着原山林场的职工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创了林场保生态、企业创效益、公园创品牌的“一场两制”改革发展模式,完成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进而到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

 

相关报道:

对话 | 林业英雄林如何助力英雄精神永续传承,听听他们怎么说?

对话︱林业英雄马永顺女儿:父亲爱每一棵树胜过爱自己的子女

对话︱四遭雷击十多次被蛇咬,独守青山41年 林业英雄余锦柱:退休又让儿子顶了上去

对话|林业英雄孙建博:用生命呵护绿色的“两山理论践行者”


闪电新闻记者 周诺 刘少君 郝爱印 欧阳一少 博山台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聚集优势要素资源 山东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

聚集优势要素资源 山东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

10月24日,山东49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这496个重大项目,辐射带动力强,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山东各级各地开辟项目落地绿色通道,聚集...[详细]
齐鲁网 2020-1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反响强烈】铭记伟大胜利 推进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反响强烈】铭记伟大胜利 推进伟大事业

山东社会各界自发收听收看大会实况,立志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详细]
齐鲁网 2020-10-2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