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0-05-29 20:22:05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 “真怕这个虫子!我们上坡都把裤腿塞到袜子里,身上包裹得严严实实。”在靠近济南市仲宫街道的山区路上,76岁的曹女士有点激动,向闪电新闻记者边比划边说:“我们都是这样包起来,有时候上花椒树底下干活儿,一站就是一下午,就害怕有蜱虫。”
“我嫂子,去年就是被这个虫子咬了!刚开始高烧不退,以为是感冒,打针几天都不见好,后来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被蜱虫咬了。”刚从桑椹园里出来的曹先生听到是蜱虫,仿佛有些憎恶,“她最后也没救过来。”
曹先生76岁的嫂子去年四月份被蜱虫咬伤,二十多天后救治无效去世了。那么,蜱虫究竟是“何方神圣”,让他们谈之色变?它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人们该如何预防呢?
(图源视觉中国)
叮咬后无明显痛痒感不易发现 放牧的羊身上蜱虫密度最高
5月29日,闪电新闻记者来到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情况。今年三月份开始,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就开始对山区的草地、林地、山坡、荒地、农田,还有农村居家环境以及景区外环境的游离蜱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平均的蜱虫密度与往年相比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南部山区个别地方蜱虫密度较高,达到12.6只/米。“这一般是在人比较少活动的山坡荒地。” 济南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管技师张晓介绍说,“宿主动物方面,我们发现,放牧的羊身上蜱虫密度是最高的,它能达到9只/只,再一个就是农村家庭养的家畜,比如狗身上,密度可以达到4只/只。”
(图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蜱,又称壁虱或扁虱,俗称草爬子、八脚子、狗豆子,是一类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分硬蜱科和软蜱科。全世界蜱类已知1000多种(硬蜱科800多种,软蜱科150多种),我国已知蜱类120多种(硬蜱科110多种,软蜱科10余种)。
蜱虫叮咬时,会向体内注射抗凝剂和麻醉剂,抗凝剂能阻止叮咬部分的血液凝固,以方便蜱虫吸血;麻醉剂则麻醉神经,使宿主不容易发现被叮咬。被叮咬后容易出现红点或者水泡,主要的临床症状特点是呈现水肿性的丘疹或者是小结节、红肿、水泡。而且,蜱虫叮咬时会选择一些皮肤较薄、不经常碰到的部位,被叮咬后一般无明显的痛痒感,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外观如米粒般大小 严重者携带传播病毒
蜱虫叮咬后的直接危害是对皮肤造成机械损伤,不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后,一般会引起身体过敏反应;严重者,蜱虫会携带病毒,传播疾病,比如能传播螺旋体、立克次体、细菌、原生动物等病原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斯虫病、无形体病、野兔热等多种疾病。
(吸血后和吸血前的蜱虫)
(显微镜下吸血前的蜱虫)
闪电新闻记者走访了济南市西营镇卫生院、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医院等几家位于南部山区的医院,没有发现最近因蜱虫咬伤而送医的患者。“一般在六七月,特别热的时候,被蜱虫咬伤的病例会集中出现。那时候地里的农活儿比较多,人们就比较容易把蜱虫从地里带到身上来。” 济南市西营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温女士向记者介绍说。去年,温女士有几位亲戚被蜱虫咬伤,“不疼不痒,也不容易看到,一般在洗澡和脱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被咬了。”
专业人士提醒:发现被咬后不要生拉硬拽
蜱虫尽管肉眼可见,但它的个体很小,一般只有芝麻粒或小米粒般大小,而且野外小型昆虫比较多,因此不容易识别。那么对于经常去田间劳作的农民来说,该如何做好防护呢?
据济南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管技师张晓介绍,在个人防护方面,首先要穿长衣长裤,并且要将裤子系在袜子里,上衣系在裤腰里,尽量戴帽子,不要有皮肤裸露在外,再喷洒驱避剂。其次,不要在荒凉的草地周围停留,如果有伙伴通行,最好两人互相检查一下,如果衣服上有虫子附着要及时去掉。
(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张晓还强调说,如果发现身上有蜱虫叮咬的痕迹,建议大家不要生拉硬拽。“因为蜱虫的口器上有倒刺,如果生拉硬拽,容易将它的头或者口器拽断,留在皮肤里引起继发感染。”要及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或者有发热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要及时就医。
闪电新闻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每年夏季,尤其在农村,都会出现被蜱虫叮咬的案例。闪电新闻记者也在这里提醒大家,蜱虫预防有道,不必谈之色变。发现被叮咬后一定要及时就医,请专业人士帮忙拔除。
闪电新闻记者 娄冬梅 吕钊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