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3次斩获中国新闻奖!山东台韩信的秘诀是……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9-11-07 10:43:11

编者按:

11月1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山东广播电视台实现历史性突破,共有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三等奖2件。获奖数量、等次名列全省媒体首位,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成立以来最好成绩。

融媒体资讯中心创作的《中东沙漠种植中国海水稻获成功》(电视消息)获一等奖(主创人员:韩信、李化成、孙国栋、郭静;编辑:范维坚)。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韩信工作以来第3次斩获中国新闻奖(2次一等奖、1次三等奖)。

这次国际传播作品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闪电新闻客户端刊发由韩信撰写的“初心与匠心——《中东沙漠种植中国海水稻获成功》创作感悟”,以飨读者。

微信截图_20191105180325_副本.png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7日讯 当下,新技术新手段大河奔涌层出不穷,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但在形式巨变的背景下,做好内容是新闻人永远的“初心”。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而这又需要新闻人的“匠心”:坚守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用专业的新闻手段,深挖选题、极致创作,创作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优质的内容要有好选题,这是好新闻的命脉。

在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中,海水稻与C919大飞机、量子计算机、港珠澳大桥等一道被“点名”,意义毋庸置疑。近几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关于海水稻的报道铺天盖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成为新闻的富矿,不少媒体对此紧盯不放,以海水稻为题进行创作,也有同行在精品创优中有所斩获。

2018年5月29日,全国六处稻作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同时进行“海水稻”插秧,海水稻首次大范围试种,标志着项目进入了产业化示范推广阶段。在采访时,有同行认为该选题已经没有更多价值,于是只把这一事件当作常规选题来对待;也有同行以为该选题依旧值得挖掘,但是只把视野放在国内海水稻在六地大范围试种上。

海水稻种进南泥湾?海水稻在新疆戈壁种植成功?各路媒体蜂拥而至,我们试图挖掘一个更好的角度在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这一场面巨大的活动中,有一个消息被不少人忽视:当天,位于阿联酋迪拜的热带沙漠稻作改良项目完成了第一批品种试种理论测产。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以一个好的选题为种子生长而成的,而在有关于海水稻的信息洪流中,我们在一次次否定中也网到金种子,摸到了大鱼。

迪拜种植海水稻这一选题的硬度在哪里呢?仔细分析,我们碰撞出这样的火花: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开展农业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海水稻2_副本.jpg

用兵贵在出奇制胜。我们抛却眼前所有,决定以万里之外的迪拜作为议题设置的矛头所在。

开好头,还要走好路。省级地方媒体聚焦重大主题,彰显新闻价值,可是用什么方式把价值展示出来呢?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抓住大家的眼球?毋庸置疑,可视化传播更容易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在这个“人人皆拍客”时代,主流电视媒体还要发挥平台优势,用匠心精神追求内容制作的专业水准。

按照融媒体传播规律,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报道有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内容生产流程。对这一选题,记者先后推出了图文直播、短视频等多种体裁,在可视化呈现上,对比短视频,我们最终决定以电视消息为侧重点,原因在于:短视频强调单一主题,不需要太多铺垫和渲染,直入主题,优质短视频必须具备娱乐性、实用性或感情共鸣,这一选题显然不能达到要求。而使用电视消息这一体裁,不仅能把事件的重大意义与电视新闻的权威公信力完美结合,海水稻的故事也符合电视作品起承转合、层层推进的叙事结构。

海水稻6_副本.png

在海水稻测产的当天,短时间内我们创作出了“小快灵”作品,《中东沙漠种植中国海水稻获成功》这篇电视消息在形式内容挖掘创新方面独具特色,在四个方面的提炼尤其凸显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

一是现场的抓取,仪式感的烘托。对于新闻事件来说,最重要的首先莫过于现场,这是体现新闻价值的核心部分。这篇电视消息一入手就进入到迪拜热带沙漠中海水稻测产现场,收获、脱粒、宣布结果、中外工作人员击掌相庆。当测产结束,工作人员在基地的休息室兼储物室里添水煮饭,不一会儿,整个屋子就弥漫着稻米特有的芳香,大家伙兴致勃勃,有幸成为第一批品尝这些特殊大米的人。测产现场有关键信息,蒸米饭的现场生动呈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对热带沙漠种出水稻的好奇,对未来的期待。好新闻在现场的采访抓取,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有含义、每一个人物都有角色定义,有棱角、有节奏的视角,把观众带到现场,不仅能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万里之外所发生的一切。如果没有这些现场,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将大打折扣。

微信图片_20191105165515_副本.jpg

二是科技元素的强化,让农业富于时代感,新闻增加含金量。众所周知,水稻的生长对于气候、土壤、水等条件要求较高。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的最高温可达近50摄氏度,沙漠深处温度超过60摄氏度更是“家常便饭”,湿度只有不到20%,并常常伴有沙尘天气。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度水位、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诸多不利于生长的因素,在这样极端气候的沙漠里种水稻,可以说“难于上青天”。能敢在沙漠地带的不毛之地上实验种植海水稻,依靠的正是中国成熟的水稻技术。然而,实验开始后,国内的一整套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在这里很多都变得不管用,得按照当地实际,重新摸索新的方法。我们深入采访了解到,苗期夜间低温、穗期高温干热风、全生育干旱少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经过科研攻关,将自主研发的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四维改良法”引入迪拜,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通过对沙漠土地的数字化改造,帮助当地建立先进的智慧农业体系,为迪拜发展数字农业作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191107085808_副本.jpg

记者着重挖掘出新闻中蕴含的技术元素,基地里几乎所有的和农业相关的设备都是从国内进口,地下铺设大量的传感器,漫灌、滴灌加渗灌,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体现出中国创造的巨大作用,输出先进农业科技,造福世界人民。

三是镜头的反差,造就极限佳作。电视以画面为主,而画面往往有一个“反差”的问题。反差越大,视觉冲击力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效果也就越好。沙漠是不毛之地,在不毛之地上长出海水稻,反差强烈凸显新闻价值。在拍摄时,记者突出了对自然环境细节的描述,高温下,沙子上腾起的气浪,被沙漠肃杀的气氛包围的试验基地和稻田盎然的绿意……动感的镜头强力塑造反差,在局限的环境中制造冲突,寻找到了足以震撼观众所需要的视觉符号。

海水稻5_副本.png

从重大主题往“民以食为天”的民生方向开掘,纪实性拍摄、接地气的表达手法成熟,电视节目的画面讲究构图、灯光及专业精致的呈现让报道镜头表现充分,采访挖掘深入,故事叙述流畅。

四是跳出就事论事的狭隘,揭示新闻事件蕴含的社会意义。好的作品就是引领,观众跟随它不仅能看到当下一件事情的发生,更要穿透历史的维度。在中东热带沙漠,海水稻不是简单一粒稻种,我们要有足够的时代景深:全球化是连续、持续不断的长期历史过程,横跨东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加速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纽带。在历史上,中国先进的农耕文明也为“丝路”沿线地区民众所借鉴。在新时代,农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中国开展农业合作也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为143.157亿亩,即便其中只有二十分之一的面能够积种植海水稻,也有望多养活5亿人。对于还处于饥饿和贫困中的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海水稻价值巨大。中东沙漠种植海水稻的成功,成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惠及各国人民的生动实践。根据计划,还将向中东及北非地区推广种植,这将对解决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供给、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我们把这一方面当做这篇报道的一个“楞”,在事情讲述结束后另起一个层次。袁隆平院士接受我们专访时说,海水稻一粒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精彩的同期声“悄悄地”为这一切事先布好了局,定好了调,时代的印记就这样深植在这篇新闻报道里。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篇报道出现了五星红旗挂在迪拜街头的镜头,这是一个我们没有展开的背景:几乎与水稻测产同时,迪拜著名地标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帆船酒店纷纷举行中国国旗灯光秀,移动运营商在手机端将名称显示为“WelcomePresChina”,习近平主席抵达阿布扎比开始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历史性访问。

海水稻4_副本_副本.png

新闻本身是热烈的,而做新闻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精细到极致,还要长久不懈。你得不惜代价不辞辛劳,一路跟踪,一追到底。

“一带一路”上发生的一切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从迪拜驱车向东向南,世界知名购物天堂、中东地区经济金融中心的繁华和绿色渐渐遁去,一个多小时后,来到沙漠戈壁的腹地,另一个荒凉的迪拜展现在眼前。走下汽车,热浪扑面,七月的热带沙漠几乎令人窒息,眼镜一下就模糊了,衣衫骤然间被汗水湿透。来到这片茫茫的沙漠,究竟能做成什么报道,我们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摄像记者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刚刚经历完60度的炙烤,热的机器爆表,不工作了。大量喝水,脱水还是比较严重,自身的降温系统发达,出汗补充盐分不及时,电解质失衡,小腿出现了两次抽筋。”

挺热,还没有热得犯糊涂。媒体人在竞争中,都注重“独家新闻”,独自拥有,人无我有。现在这个时代,很难做到独家,所以我们要做到极致。没有测产专家的采访,实验的公信力未到极致;没有袁隆平院士对此事的分析,意义无法精准描述;进出实验基地也需要提前报批,受当地政治制度和风俗文化的影响,我们的直播一度被叫停;采访当地项目工作人员的计划迟迟无法落实……在国内,许多预设的采访很难完成,国外更是如此。

微信图片_20191105165523_副本.jpg

创作就得不忘来时路,硬着头皮往下钻,想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走得远,扎得深,整个采访前后持续近一个月,素材和成片比超过100比1,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素材。“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融媒体报道强调合作,各个环节运转的好坏都彼此密切相关,记者、摄像、编辑从中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抢时效增强新闻属性,国内、国际两个团队同时进行,不仅能按照标准完成职责,还能自我创新创造,给自己负责的内容加分,做到了1+1大于2。

做媒体需要理想主义与职业热情,这是这个职业的自驱力,也是初心和匠心的另一种表达。走到最后、走到最高的人,不一定是聪明人,而是有信仰的人,“热爱”和“积极”一个不能少。

延伸阅读:

3.jpg

山东广播电视台5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

[责任编辑:杨凡、黄鹏伟、董迪]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农民工有了“娘家” 山东出台新举措推动农民工入会

农民工有了“娘家” 山东出台新举措推动农民工入会

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从山东省总工会获悉,山东省总工会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农民工入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详细]
齐鲁网 2019-11-07
动真格的了!济南查处渣土车违规运输企业8家,涉及27辆车

动真格的了!济南查处渣土车违规运输企业8家,涉及27辆车

提到渣土车,夜间扎堆”“噪音扰民” “大气污染”,摇摇晃晃的车身伴随着扬灰,渣土车往往会成为影响行车安全和环境美观的罪魁祸首。 [详细]
齐鲁网 2019-11-06
75秒丨关注第二届进博会:共享山东机遇 深耕中国市场

75秒丨关注第二届进博会:共享山东机遇 深耕中国市场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加盛会,6日,山东举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介会...[详细]
齐鲁网 2019-11-06
走访企业,现场观展,山东各地市委书记奔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

走访企业,现场观展,山东各地市委书记奔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山东组织了省和青岛市两个交易团,15个市交易分团和2个省直交易分团,借助进博会平台,推...[详细]
齐鲁网 2019-11-0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