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09-01 12:44:09
齐鲁网9月1日讯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这首大家熟知的歌曲《绣红旗》,是电影《江姐》的插曲。江姐在狱中组织大家一针一线绣红旗的片段,让人泪目。历史上,“绣红旗”的故事并非虚构,它真实地发生在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共产党人的监狱中,只不过主人公并非“江姐”,而是一位热血男儿。他就是罗广斌,小说《红岩》的作者。
“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吧,等解放的时候,高举着这面红旗冲出牢房!”1949年10月7日,有些地区还未解放,仍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中的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们,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们怀着美好的畅想,拆下红色被面,缝上黄纸星星,在狱中秘密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将其藏在了牢房一块地板下。
因为从未见过五星红旗的模样,对于五颗星的布局无从知晓,他们只好按照想像,令一颗大星居中,四颗小星对称分布四方。他们制作的是“不够标准”的国旗,但这面用信仰织就的旗帜,却是革命先辈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最佳见证之一。解放后,在创作小说《红岩》的过程中,为了刻画江姐的英雄人物形象,罗广斌将自己制作五星红旗的情节嫁接到了江姐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8月16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共产党员》栏目《传家宝 家国情》系列节目第一集《五星红旗——爱国情传70年》播出,讲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如今,这面五星红旗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9月1日(周日)晚8点,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将在CCTV-1和全国的孩子们见面。节目将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打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长卷,通过讲述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带来一堂恰逢其时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邀请到当年从白公馆虎口脱险的幸存志士——现年95岁的郭德贤奶奶,亲身讲述“狱中绣红旗的原型故事”。
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郭奶奶在激动之余,忍不住为不幸遇害的战友抹泪。翻开老相册,抚摩着复刻版的“狱中红旗”,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老人哽咽了:“想起我们多少同志流血牺牲,就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红旗能够永远飘扬……”
彼时的他们正当青春,为了信仰出生入死,前赴后继。今天的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而不可侵犯。“绣红旗”的故事激励孩子们,要接过先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