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7-14 07:38:07
齐鲁网7月14日讯 离子膜是氯碱化工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被称为这两大产业的“芯片”。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和他领导的东岳集团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投资20亿元的东岳集团氢能研发中心和千平方米氢能膜材料项目将于本月开工建设。这标志着燃料电池膜这一重大成果即将实现产业化。
“我们又通过十年打破垄断了,我们现在已经经过了奔驰和福特公司对我们的第三方考核评价,我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在这一个核心领域,我们中国人终于走进去了。”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燃料电池膜是东岳集团继氯碱离子膜之后又一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离子膜是氯碱生产的核心装置,此前,只有两个国外企业能够生产,即便是长期实行零关税进口,价格依然贵比黄金。我国曾经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组织攻关,都没有成功。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建宏进入了这个项目。他以授予股权等灵活的机制引进大批高端人才,从基础理论入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回顾整个研发攻关的过程,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仍历历在目,“因为我们条件有限,我们的资源有限,我们又没有积累,所以说在这个‘膜’近十年的研发过程之中,无数次就走不下去了。”
由于氯碱化工事关国民经济安全,离子膜的研发先后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山东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获得了大量的扶持。但相对于巨大的投入,资金依然捉襟见肘。企业决定赴香港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而就在这个关键节点,美国金融危机却席卷全球。
“在那个时候,2008年、2009年市场几乎是停滞的。断崖式地掉下来了,没有订单了,企业就像突然没有了生命一样,那个时候是很可怕的。所以说人留不住了,队伍、人心怎么会不散呢?”
金融危机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上市路演从香港、伦敦等地一路走下来,在纽约定价的时候,比预期的融资减少了将近一半。这远远超出了东岳的底线,他们与承销商发生了激烈争吵,大股东间的意见也不一致。上还是不上?张建宏面临艰难抉择。
“至少比我们的预期少拿回十个亿来。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对于我来讲,一个企业到了生死的时候,还能够去光考虑我们现在价格卖得高和低吗,先活下来要紧。先拿到这笔救命钱要紧。我承担这个责任,我也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
在上市通道关闭的最后三个小时前,张建宏顶着巨大的压力签字确认。正是有了这十几个亿的资金,东岳度过了生死关,离子膜也终于在2009年研发成功。此前,为了保证产业安全,我国氯碱行业刻意保留了700万吨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而随着东岳的成果开始应用,整个行业第一次有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国务院发改委下了一个淘汰令,发改委令把它(落后产能)淘汰掉了;因为东岳这个膜已经推向市场了,已经打破垄断了,已经替代进口了。这个时候进口价格也应声而降,每年为国家节约了50多亿度电。”
氯碱离子膜的研发给东岳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实力,相关的膜材料先后在海水淡化、大飞机、高速动车等重要领域开始应用。随后的八年,他们又攻克了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膜,并在最近的测试中创造了6000小时寿命的世界领先成绩。
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表示,“我感觉一个民营企业必须要把自己的产业,把自己的企业,把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才会有竞争力,企业才会有未来 。”
闪电新闻记者 刘仁超 陈银 淄博台 高前 耿秀伟 杨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