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0-17 09:50:10
数据聊城|2016年前三季度聊城市“扶贫开发”成就展
齐鲁网聊城10月16日讯(记者 左新新)今年以来,按照“党建筑基、精准施策、政策集成、责任包干”扶贫开发指导思想,聊城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123456”工程,带动16.24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产业项目带动4.87万人,转移就业3.49万人,教育医疗扶持3.65万人,社会帮扶1.96万人,金融扶贫2.27万人。
搞好总体设计 规划总体布局
市县乡三级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共配备扶贫办工作人员792名;确定村级扶贫信息联络员5889名;市县共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528名。制定了“1+4+27”扶贫方案,即一个《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四大贫困连片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27个行业部门扶贫工作方案,形成脱贫攻坚整体合力。
抓好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两个关键。发动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手机APP精准识别系统,对全市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再识别。经过识别,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万户、24.9万人。对贫困人口、重点村退出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年计划脱贫16.24万人。
推进三项扶贫工程 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推进光伏扶贫项目。目前,已在冠县、莘县、东昌府区等地建成大型集中式光伏扶贫基地43处,总装机容量602兆瓦。建成分散式屋顶光伏扶贫项目4000余处,已带动932户贫困户、2501名贫困人口增收,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带动贫困户8552户、19465人实现增收。
分类实施电商、旅游扶贫项目。免费培训农村电商人员,对贫困家庭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等。目前,培育东昌府葫芦、冠县粉皮、临清腊八蒜等电商试点村等12个,发展高唐姜店镇西郭村、东昌府沙镇房西村、阳谷寿张镇王楼村等旅游试点村10个。
立足四大扶贫特色
开展企业下乡。出台了《聊城市鼓励各类企业下乡扶贫的优惠政策》,召开2000余家企业参加的企业下乡扶贫动员大会,发动企业积极与贫困村进行项目对接,推广“企业下乡+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扶贫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家企业申请参与扶贫,600余家企业帮扶工作迈开步子,带动2934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实施万户养驴。利用1925万元省财政特色种养殖基金和5000万元阿胶集团捐助金,在全市新建规模养驴场100个,建成后全市规模养驴场可达到210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毛驴规模养殖场107家,存栏黑毛驴4.5万头,带动近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并新建100家600头规模扶贫养驴场。
开展片区攻坚。金堤河片区、黄河故道西片区和北片区、黄河滩区四大片区内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5%。目前,片区内贫困村饮水、机井、小型农田水利、路桥等工程和一批大型产业扶贫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开展金融扶贫。统筹市、县财政资金共2.44亿元(其中市级1亿元)用于扶贫贷款担保和贴息,撬动和放大10倍信贷规模,目前已对101家规模以上企业发放扶贫贷款2.17亿元,带动216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新增农户自立服务社6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户自立服务社全覆盖;88家农户资金互助组织,为10952农户提供贷款8235.7万元;县级发放“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8333.2万元和“富民生产贷”2.75亿元,带动贫困户5237户实现增收。
推进“行业+社会”六大扶贫行动
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投入资金1872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5519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新型科技扶贫培训等活动,培训贫困户4869人;转移就业15942人,其中提供政府公益岗位2074个。向重点贫困村选派科技指导人员456人;培育建立“省级科技扶贫实训基地”6个。
开展交通水利扶贫。投入资金23640万元,新建改造重点村道路708.17公里。实施贫困村农村饮水、沉沙池区机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金堤河干流危桥改造和二期治理前期工作;编制位山灌区沉沙池旅游开发规划;改善贫困村区域水利基础设施;推进彭楼灌区扩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前期工作。上半年共投入资金6281万元,解决饮水安全重点村129个。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评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7923户;出台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方案》,保证改造后住房的建设位置、面积、公共服务设施等符合乡镇和村庄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市、县两级共补助资金1.3亿元,对3111户贫困的危房进行了改造。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聊城市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万名医生进家庭·签约服务送健康”“农民健康服务行动”等活动,实施卫生计生“五项免费工程”,上半年投入资金709.05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9394人。
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体系,我市低保线由2600元提升至3050元,实现低保线和国家扶贫线“两线合一”。
开展社会扶贫行动。动员全市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和捐赠助贫活动;倡议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爱心人士等,采用“1+N”模式开展结对帮扶。每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帮包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5个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1个贫困户。
力争实现全年16.24万人脱贫
深入推进企业下乡扶贫。积极落实优惠政策,推进企业在项目帮扶、转移就业、合作经营等方面实现点对点对接,切实做到“六个精准”实施到位。
大力发展养驴扶贫产业。确保全市100个规模养驴场建设稳步推进;建设肉驴屠宰加工项目,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贫困户收益。
全力组织实施四大片区脱贫攻坚。加快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实施;在片区内4个牵头部门内设立片区攻坚联络组,统筹协调帮包单位,推进片区总体工作。
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积极发展光伏、电商、旅游等特色扶贫产业,增加贫困群众增收途径。
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完善扶贫金融服务,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和渠道建设;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升扶贫风险保障水平。督促各县(市区)做好危房改造、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养项目打包融资工作。
营造打好攻坚战的浓厚氛围。制定各类媒体的宣传考核办法,持续加强督查考核和舆论宣传。及时发现培育亮点典型,梳理总结各类可复制、可借鉴的扶贫经验做法,并推广到全市。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