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6-10-16 20:04:10
齐鲁网10月16日讯 他曾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为不愿看到乡亲们受穷,放下“铁饭碗”,回村当了村支书。在村工作22年,村民曾为他两次“上访”,一次是因为不信任他,一次是因为舍不得他走。他把46岁的生命,全部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大陡山。他,就是泰安市岱岳区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
据《齐鲁先锋》报道,深秋,泰山脚下的大陡山村,迎来了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但全村1000多口人,却仍然沉浸在悲痛中,怀念着他们最信赖的带头人苏庆亮。
村民说:“太可惜了,这个年龄。他那好处一天也说不完。”
大伙清楚地记得,那天一早,刚出差回来的苏庆亮像往常一样,沿着村庄走了一圈,遇到村民就拉拉家常、问问情况。没想到,这熟悉的这一幕,竟成了永别。
2016年7月24日17:00,苏庆亮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6岁。
遗体告别那天,大陡山村的老少爷们都来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也来了。大伙都不敢相信,每天精力充沛、永不说累的苏庆亮,就这样突然倒下了。
老书记马万春说:“他积劳成疾,肯定是为了老百姓,就是拼死拼活地干。”
大陡山村曾是泰安市有名的落后村,群众生活困难,集体收入为零,各项工作全乡倒数。1994年,24岁的苏庆亮,在乡党政办工作。作为地道的农民儿子,看到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坐不住了,决定放下乡镇的工作,回大陡山带领大伙把家乡变个模样。
老书记马万春说:“一般年轻的,去了好地方,生活各方面条件又好,他回来受这个罪吗,这个标准(决定)就很厉害。”
泰安市岱岳区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生前曾回忆:“那时候一些老党员就说了,一个毛孩子回来了,能干好了吗?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年轻不服输。”
雄心满怀的苏庆亮,一心想改变村里的状况,也一心要证明自己。他开始四处寻找致富项目。
“看了一篇小文章,就是人家有些地方麦田间种菠菜,老百姓增加收入了。”苏庆亮决定,带领全村尝试套种菠菜。几个月后,菠菜大丰收,但大伙还没来得及高兴,难题就来了。由于技术不过关、管理粗放、对市场调研不够等原因,菠菜根本卖不出去。“那时候老百姓抱怨啊。他们把菠菜拔了以后,用小车推着,走到大队门口,到大队门口骂咱,我就吓得跑屋去。”
老书记带头到乡里告自己的状,这让年轻的苏庆亮悄悄流下了委屈和惭愧的泪水。这次“菠菜事件”,差点让他打了“退堂鼓”,他觉得自己缺乏经验、急躁冒进,害得乡亲们吃了大亏。在乡领导的动员和开导下,苏庆亮痛定思痛,决定从头再来。他带领“两委”班子先后到浙江和省内的莱芜等地考察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经验,然后一户一户地调查、征求意见,制定了一条“荒山淘金、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苏庆亮生前同事孟广营表示:“打造泰山脚下民俗生态第一村,事实证明苏书记定的这个目标非常正确,而且也非常远大。”
更加务实、更加成熟的苏庆亮,心里非常清楚,目标再远大,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他挽起裤腿,和乡亲们一起在光秃秃的大陡山上挖坑刨土,修水库、栽果树。
靠着这股拼命的劲头,两年间,苏庆亮带领乡亲们绿化荒山1800多亩,先后发展起了苗木基地、茶叶种植和生态旅游几大产业。辛勤的汗水将大陡山浇灌成了四季常绿、三季见果的花果山。乡亲们的口袋,也一天天鼓了起来。到2009年的时候,大陡山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9000元,远远高出了当地的平均收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