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2-09-07 16:40:09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7日讯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省直部门系列首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统筹机构编制资源 服务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有关情况。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做到“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着力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三个统筹”,有效盘活机构编制资源聚势能。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采取“三个统筹”的措施,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调配力度,重塑机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推动机构编制资源科学配置。
一是统筹机构设置,整体重塑各级机构职能体系。按照党中央部署,先后顺利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镇街体制改革,对各级机构职能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突出限额管理,全面规范机构设置。各级严格在中央和省委规定的限额内设置党政机构,结合机构改革,对限额外行政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归机关,机构设置更加精干、高效。突出归口管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将机构编制、公务员工作、新闻出版和电影、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归口党委有关职能部门协调管理,推进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突出整合优化,提高规模效益。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对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了整合优化,切实解决有的领域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和事业单位“小散弱”等问题。市县普遍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突出简约高效,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调整镇街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综合设置“七办五中心”组织架构,编制公布镇街职责任务清单2925项,推动基层治理扁平化、网格化、便民化。
二是统筹编制资源,大力优化布局结构。重点采取“四个一批”办法,加大挖潜力度,有效盘活空余编制资源。结合改革精简一批,通过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压减机构、整合职能,省市县三级收回行政编制8400余名,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转企改制收回一批,完成全省1336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收回事业编制1.3万余名。整合优化调剂一批,通过整合事业资源,在事业单位间调剂编制2.7万余名。创新方式周转一批,建立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制度,对职能弱化、编制富余的地区和领域,集中收回部分空余事业编制使用权,省级统筹事业编制4.5万名,明确使用期限,保障急需、周转使用、到期收回。
三是统筹人员力量,着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紧扣基层实际,积极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方式,探索人员力量统筹措施。统筹使用镇街工作人员,在编制分类管理的前提下,打破行政事业岗位限制,实行人员统筹使用,赋予镇街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统筹使用基层执法人员,县直部门派驻镇街的机构实行属地管理,探索“县属、镇管、镇用”的基层执法模式,全省2万余名县级部门执法人员下沉镇街,实行条块结合,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难题。统筹使用中小学教师,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推动师资力量在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均衡配置。统筹使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管理机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下沉,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强化“四个力保”,精准投放机构编制资源提效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同向配置,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落实力。
一是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保重大战略。着眼于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明确专门推进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研究组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完善黄三角农高示范区体制机制,省级调剂150名周转编制保障示范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组建4个省级新区管理机构,压实管发展、管保障、管保护、管安全职能。着眼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将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入党委农委,调整组建乡村振兴局,保持队伍总体稳定,工作力量不减。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率先出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更好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着眼于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牵头制定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了53个省级单位252项安全生产任务分工、125个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为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核增编制2000余名。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事业。优先保障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各级向中小学调剂增加事业编制5.7万余名,其中省级下达周转编制1.12万名。截至2021年底,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共计81.4万余名,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今年3月,省委编办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全面达标的若干措施》,建立县级调、市级补、省级统的制度机制,确保各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达标。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增加事业编制2800余名,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8万余名,相应充实了专业人员。加强文物事业工作力量,为省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单位增加编制1100余名,其中省级为文物大市、文物大县(市、区)下沉107名,全力保障引进专业人才。
三是坚持强基固本,保基层一线。聚焦基层所需,实行“省级带头、市县配套、减上补下”,推动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累计为镇街增加行政编制2800余名、事业编制3万余名。随着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下沉,镇街普遍补充了“新鲜血液”,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
四是坚持第一资源理念,保人才引育。服务“人才兴鲁”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省级统筹事业编制1万名、16市统筹8000名,支持满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全省使用周转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2800余名。今年5月,省委编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明确范围、放宽条件、创新办法,积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对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离岗创新创业有关规定到省内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可使用周转编制继续纳入原单位实名制管理,解除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强化“四个聚焦”,持续释放机构编制资源新动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创新管理、优化资源一体推进,继续加大机构编制统筹使用力度,持续推动资源科学配置、高效配置。
一是聚焦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优化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能上走在前、抓创新。围绕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紧扣科技自立自强、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战略部署,优化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能,切实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积极创新机构编制统筹措施,着力向改革要编制、向管理要编制、向优化结构要编制、向信息化要编制,让机构编制配置更加适应强省建设需要、更加契合人民群众福祉、更加符合基层实际需求。
二是聚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在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改革上走在前、求突破。围绕服务保障“十大创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力求实效。协同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推动政府科技职能转变,保障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深化基层治理体制创新,持续向镇街放权赋能。加强职能运行监管,深化“市县评作为、职能部门评履职、人民群众评服务”,推动履职评估精准化、职能配置科学化、编制配备标准化。
三是聚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加强服务保障上走在前、强支撑。围绕黄河流域大保护、大发展,健全完善重大战略实施体制机制,明确黄河口国家公园职能配置、编制配备,细化相关职责边界,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围绕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政府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完善相关领域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能,切实拧紧责任链条。
四是聚焦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在服务民生事业上走在前、优保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群众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等民生事业,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确保责有人负、事有人干。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年”活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推进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法规制度体系,切实推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全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闪电新闻记者 王希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