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③丨青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 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5-19 18:42:05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和主引擎,近年来,青岛以“搞活一座城”为统领,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推出的融媒体访谈节目《突破·新局——高质量发展看山东》深度聚焦岛城,看青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鼓荡激情,奋力争先,为山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出新旧动能转换“组合拳”,看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嬗变”

来自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消息显示,今年2月26日,总投资230亿元的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即墨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举行。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计划投资130亿元的奇瑞青岛乘用车项目已率先启动,达产后可实现年纳税12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

开工令下,机械轰鸣。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紧紧围绕全力做大做强13条产业链,青岛市总投资近3000亿元的270个重大项目建设已全面铺开,正有力重塑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在曾经两次参加国家发改委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期评估的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所长费洪平看来,北京汽车整车总部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空客直升机等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纷纷落户青岛,意味着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已为青岛铺就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自2018年初开始,山东深入谋划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四步走”进行总体部署。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城市之一,青岛市充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主引擎作用,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9万美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6%,三年提高8.1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8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9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63家,独角兽企业达到10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登记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才总量超过230万人。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次办好”,营商环境排名持续提升……

一组组数字,不但意味着企业,机构,平台,产业集群都在青岛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里找到了发展的最佳状态,也见证了青岛在新旧动能转换赛道上的奋力角逐,助力青岛在“十四五”新赛道上抢占“有利身位”。

图/奇瑞汽车青岛基地计划总投资230亿元,整个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

“搞活一座城”的青岛答卷:高端产业“聚势而强”

曾参与了青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动能办专职副主任张旭东表示,青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146”发展目标和举措,即以“搞活一座城”为统领,聚焦培育和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三生融合发展功能,着力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和城市治理六个方面率先走在前列。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端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可或缺,而青岛在高端产业集群建设和领军企业培育上,一直是不遗余力。

据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处长贺学勇介绍,当前青岛正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有效提升青岛产业竞争力。比如,惠科6英寸晶圆项目,建成后就将成为国内单体产出最大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线;而奇瑞控股集团青岛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万辆整车,助力青岛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

图/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全球首创5G+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定制验证平台。

近年来,青岛积极培育参与世界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2个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10个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独领风骚,13家领军企业傲视群雄。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向“千亿级”迈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智能家电集群迎来高光时刻,海尔、海信等“链主”企业不断拓展行业边界,引领创造数字经济新航向。依托卡奥斯等平台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全生态,吸引全球1800多家行业生态企业集聚。领军企业的带动,产业集群的虹吸,正在挺起青岛的产业“脊梁”,绘就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构筑“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绘就“国际大都市”蓝图

去年11月,当“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青岛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为载体,再次跃上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风口;今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青岛入选重点建设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对外开放又迎来新的重大利好。

时代钟情了青岛,而青岛一次次抓住了机遇。上合示范区和青岛自贸片区开展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便是最好的例证。

2019年以来,示范区在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开展制度创新差异化探索,创新物流业态,试行多式联运“一单制”。推进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等业务,促进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外债注销登记下放试点业务,构建了资本项目外汇资金使用的“快速通道”。

青岛自贸片区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承担的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8项,形成68个创新案例,4项创新举措获国家部委备案,首创了“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模式、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国内首票舱单下无需报关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通关时间比韩国釜山港节省1.5天。

开放是山东发展、青岛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是发展的最大潜力。据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动能办专职副主任张旭东介绍,除了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和上合示范区两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外,去年青岛还出台了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38条意见。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推进贸易、投资、金融和人员往来流动的自由化便利化,让高水平开放引领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

青岛的鸿鹄之志还远不止于此。

在青岛日益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中,高度跨界、高度融合的工业互联网正在为各个产业向价值链高端集聚提供支撑;

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青岛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海尔集团、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谷和莱西市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关键词。在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城市蓝皮书》主编屠启宇看来,近年来,青岛在国际大都市的国际门户枢纽、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三个关键维度上持续发力,不仅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而且“十四五”期间亦有新的体系化部署,未来值得期待。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