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捐肝救父后:肝炎患者的抉择

来源:齐鲁网

作者:马萌萌 孙家栋 白少光 左新新

2018-11-24 22:09:11

齐鲁网11月24日讯 “电视上抢救病人你看过吗?一个陌生人把你接着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周围全是人,做手术的。”29岁的代晓言从来没想过,电视上进手术室的镜头会在自己身上上演。2018年10月30日,代晓言和父亲代荣祥在山东省立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代晓言将61%的肝脏捐给了父亲。从五楼的病房到二楼的手术室,并不长的距离,代晓言觉得自己走了很久。视野中除了屋顶长方形的灯条就是来来往往的人。“我记得那天有108台手术。”

手术_副本.jpg

(手术中的代晓言)

崩塌

今年7月,父亲代荣祥因为咳血被送进急诊室。哥哥代晓静瞒着弟弟和母亲签下了病危通知书。在急诊病房外等候的时候,代晓静有些愣,他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栽到了他的头上。五年前,代晓静的妻子患脑炎,现在又听到父亲病倒的消息,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代晓静害怕突如其来的消息把母亲吓坏。身为长子,他还是选择一个人承受这一切。一个月后,父亲再次进医院,全家人才知道了代父的病情。老家聊城当地医院的大夫告诉代家,想要拯救父亲的生命,只能进行肝移植。

“感觉整个天都塌了,”代晓言说,得知父亲病情的那一天,他默默地看着病床上的父亲,“一家人一整天没有吃东西,直到第二天病情好转,心里才好受些。”

病房_副本.jpg

(代晓言与父亲代荣祥在病房中)

抉择

目前,全国准入的肝脏移植医院有90多家,而能够开展活体移植的医院仅有十几家。刘军是山东省立医院肝胆移植外二科科主任,是山东省最早开展肝脏移植工作的专家。也许是因为成人间活体肝脏移植病例不多,手术风险也高,直到现在刘军还清楚地记得9年前的那个病例,2009年2月13日,情人节的前一天,刘军为一对聊城莘县的夫妻做了肝移植手术,妻子捐肝给丈夫。

肝脏移植要求供体提供的肝脏质量要大于受体体重的0.8%。外科医生需要承担供、受两者安全的压力。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活体肝脏移植,供体需要捐献一半多的肝脏,切取过大,供体保留的残肝太小,则不能保证供体充分的肝功能;切取过小,则不能保证受体有足够的肝脏来维持代谢。

代家父子决定做肝脏移植,离不开9年前同乡病例的成功。决定做肝移植前,代家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查到了同乡这个成功的病例,又找来了那对夫妻的大儿子仔细询问,终于决定来到省城济南进行手术。

9月8日,代家集体来到济南。为了找到合适的肝源,代荣祥的姐姐、妻子和三个孩子都做了配型。姐姐配型成功,但代荣祥不愿意让自己的姐姐为了他受苦,“她也有一个家庭。”最终,血型、身高等各个方面都与代荣祥匹配的小儿子代晓言是捐献的最佳选择。

代晓言今年29岁,有一儿一女,都在上小学。捐肝救父这个决定对代晓言来说并不困难,配型成功的那一天他反而松了一口气,他说作为儿子,终于可以为父亲做些什么了。

但对于代家其他人来说,这个决定做的有些困难。代晓言的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小儿子捐献。哥哥代晓静平时总是献血,他知道自己的血型与父亲不符,得知弟弟配型成功后,代晓静心中有说不出的纠结:一边是弟弟,一边是等着救命的父亲,代晓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进入10月,代荣祥觉得自己的身体好转,由于不想让儿子为自己牺牲太大,他私自跑离医院,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最终,代家劝回了回到老家的代荣祥。

搜狗截图18年11月24日2102_1.png

(代晓言将562g的肝捐给父亲)

肝源

11月14日凌晨,刚刚坐高铁到上海开会的刘军接到医院电话,一例肝移植患者有了合适的肝源,刘军没有一刻迟疑就买票返回了济南。中国是肝炎大国,但肝源却极其缺少,只有10%的患者能够等到合适的肝源。

目前,肝源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公民捐献,即逝者捐献器官。但器官离开逝者后,只有十几个小时的存活时间,要求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其二,是亲属之间的活体捐献。为了杜绝器官买卖,我国活体捐献肝脏需要一定流程:第一,是证明捐者与受者之间的亲属关系,第二,是经过医院、省级两级伦理委员会的论证通过。

代荣祥和小儿子代晓言的户口不在一处,无法通过户口证明二者是亲属关系,最后,二人做了一份亲子鉴定,这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流程。

代家父子配型成功,手术顺利,目前没有发现并发症,实属幸运,但更多的患者则在等待中妥协于命运。

肝脏功能衰竭以后,患者会发生肝昏迷甚至是死亡,留给患者缓冲的时间非常短,更有甚者三四天后患者就会离开人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供体来拯救这条生命。

除了肝源,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依然是令患者无奈的原因。 

歪瓜_副本.jpg

(代晓言的西葫芦由于没有按时打药,长势不佳)

回家

代荣祥病之前,凭借着自己的苗木生意,在村子里算是经济实力比较好的人家。大儿子在济南帮别人做淘宝直播。小儿子七年前开始种蔬菜,虽然辛苦但也有收入。为了给父亲治病,代家花光了积蓄,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还做了一些贷款。两个儿子,更是半年没有工作。

代家父子的配型非常成功,两人均没有发生并发症,两个人的手术费用加起来在二十万左右,但按照现行的医保政策,父亲代荣祥的手术费用可以划进医保报销,比例在50%左右,但作为捐献者,代晓言的一切费用只能自理。

来济南治病前,代晓言贷款新建了四个蔬菜大棚,想着等治完病,用收货的蔬菜赚点父亲的医药费。但没成想,因为代晓言在医院住院,没能回家管理大棚,大棚中的西葫芦长势欠佳。没有及时打药让代晓言的西葫芦不如别家好看,虽然口感一样,但价格从两块一斤变成了几毛钱一斤。“如果不是你们来,我都不愿意进来。”代晓言不愿意看到赔钱的这四个大棚。

与经济负担相比,更令家里人担心的是代晓言的身体。从医院回老家的路上,途经村里的土路颠了一下,代晓言的伤口就开始疼。代晓言的两个孩子不知道他在济南到底是做什么,只知道爸爸和爷爷病了。两个孩子在晚上的时候会主动给代晓言打视频电话,代晓言的妻子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感到欣慰,但也在暗地里哭过很多次。

与代家相似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担心捐献肝脏会对捐献者的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不会拿一个健康的生命去换取另一个人的生命。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恢复期,捐者还可以长出一定的肝脏,但恢复期的长短有个体差异。

大棚_副本.jpg

如今,代晓言近30厘米长的伤口还会隐隐作痛,但对他来说,捐肝救父是一件不需要犹豫的事情。生活的压力可以一点一点抗,但父亲只有一个。 

闪电新闻记者 马萌萌

[责任编辑:杨凡、韩薇、马萌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首届中国特种油(蜡)产业发展大会在临沂召开

​首届中国特种油(蜡)产业发展大会在临沂召开

​11月24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临沂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特种油(蜡)行业产业发展大会在临沂开幕。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详细]
齐鲁网 2018-11-24
16家媒体见证外卖安全:抽检6份外卖4份有问题,3家接单后打烊

16家媒体见证外卖安全:抽检6份外卖4份有问题,3家接单后打烊

直击外卖订餐净网行动 16家媒体见证你的外卖安全吗?[详细]
齐鲁网 2018-11-24
第三届山东金博会开幕 专家共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三届山东金博会开幕 专家共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三届山东金博会开幕。专家共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华网济南11月24日电(记者滕军伟)11月23日,第三届山东金融博览会暨金融+实体经济高峰...[详细]
新华社 2018-11-24
金融专家头脑风暴:金融支持民营经济 打造多样化生态

金融专家头脑风暴:金融支持民营经济 打造多样化生态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在第三届山东金博会的“优化金融生态·聚力高质量发展”主旨论坛上,主办方举办圆桌论坛环节,邀请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详细]
大众网 2018-11-24
金博会|赵海英:解决融资难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

金博会|赵海英:解决融资难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

解决融资难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23日,山东金融博览会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委、首席风险官、中金公司董事赵海英作主旨演讲,她先介绍...[详细]
齐鲁壹点 2018-11-24
金博会|危东:5年来为实体经济注入300亿资金

金博会|危东:5年来为实体经济注入300亿资金

5年来为实体经济注入300亿资金11月23日,在山东金博会上,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董事长危东在圆桌论坛上发言。他说,金融生态圈内涵很丰富,...[详细]
齐鲁壹点 2018-11-24
民营经济规模破万亿,撑起山东“半壁江山”

民营经济规模破万亿,撑起山东“半壁江山”

民营经济规模破万亿,撑起山东“半壁江山”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是山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数据...[详细]
齐鲁晚报 2018-11-24
销售额达500万元!“上合元素”系列文创很吃香

销售额达500万元!“上合元素”系列文创很吃香

“上合元素”系列文创很吃香自7月1日开馆以来,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合元素”系列文创销售额达500万元放大“峰会声音”传递“本土文化”青...[详细]
青报网 2018-11-24
最新环评公示:济莱高铁也要上跨工业北高架

最新环评公示:济莱高铁也要上跨工业北高架

济莱高铁也要上跨工业北高架济南新东站至济南站的联络线拟选址意见公示后,近日,济莱高铁开工时间、济南段路线、运行时间等细节在环评公示...[详细]
济南时报 2018-11-24

周末冷空气暂歇 山东的霾“见缝插针”又来了

周末冷空气暂歇。山东的霾“见缝插针”又来了就在上周,一股从西伯利亚发货的冷空气席卷全国,甚至于让热带地区的广东人民都翻出了羽绒服。[详细]
齐鲁晚报 2018-11-2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