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荣成传统村落海草房:展现古风古韵焕发生机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杜小康

2024-07-14 08:14:07

7月14日《人民日报》以《山东荣成传统村落海草房——展现古风古韵焕发生机活力(文化中国行)》为题点赞山东荣成传统村落海草房。具体内容如下>>

东楮岛海草房。

东墩村渔家三弄小吃街海草房。

东楮岛海草房航拍。
图均为杨志礼摄

在山东威海荣成市,狭长的渔村海边,处处可见别具风格的海草房。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堆尖如垛,屋顶质感蓬松,是胶东沿海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生态民居。

2022年,荣成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截至目前,荣成共有300多个以海草房为代表的传统渔家村落,其中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25个。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荣成多个传统村落,漫步其中,切身感受到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的勃勃生机。

陆海统筹,强化保护修缮

从市区出发到宁津街道,沿着马沙线,车行向东,沿途海风微拂,路旁,一座座灰色的海草房鳞次栉比。

不多时,行车来到陆地尽头,只见一片错落有致的海草房。沿路左转,便一头扎进东楮岛村。

东楮岛村位于荣成宁津街道,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公里,依海而生。村内拥有海草房144户650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

海草房的建造历史悠久。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墙,用晒干后的海草作为材料苫盖屋顶,搭建房屋居住。2006年,荣成海草房建筑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冲上海岸的海草会被微生物逐渐分解,随着海草中有机物逐渐消失,其中储存的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但将海草晒干用于制作海草房,干海草的使用时间可以长达十几年,降低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海洋生物系副教授王珊珊说,建造海草房,对海草实现再次利用,对保护环境起着积极作用。

走近村头的海草房,阳光洒在斑驳的花岗岩上,诉说着岁月变迁。

这本是上世纪30年代村里兴建的一所小学。2014年,当地对房屋进行翻新修缮,在保留老教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建立村史馆,展陈反映村庄变迁的文物300多件。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村民王本胜。75岁的王本胜是土生土长的东楮岛村人,村史馆建成后,他负责场馆的日常维护工作。

“俺家就住在海草房,走,去瞧瞧。”跟着王本胜,记者走进村落深处。

推开大门,一座安静的民居院落映入眼帘,“我居住的这间海草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我和老伴一直住在这里。”相伴半个世纪,王本胜心中对这间海草房充满感情。

2015年,东楮岛村启动海草房修缮工程,邀请专业团队对年久失修的海草房进行修缮,并由文物部门现场验收。修缮过程中,专业苫制海草房的手艺人来到王本胜家,对屋顶的海草进行重新覆盖加固。“我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取材鳗草,添加山贝草,铺底增厚,确保房屋可以抵挡严寒、抗拒海风。”修缮项目负责人介绍。

自2013年起,荣成市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海草房民居院落相继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为最大限度维系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传统村落中的海草房进行维护性抢修和保护性开发。截至目前,东楮岛村、东墩村、小西村等7个村落的海草房被列入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聘请专家编制东楮岛历史村落保护规划、东楮岛村风貌保护区控制性规划,系统科学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荣成市宁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义强介绍,通过对全村海草房进行全面细致的修缮,东楮岛村的古朴风貌得以留存传承。

同时,荣成市委组织部重点发掘一批熟悉传统建筑修缮的工匠人才,引进一批热爱古村落保护事业的本土青年人才。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引进各类人才超过2000人,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荣成市港西镇巍巍村的刘玉启就是其中的代表。生长在滨海渔村,他从小就学习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逐步成长为当地海草房民居建筑领域有名的工匠。近年来,海草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待进一步加强,他担负起海草房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担。

刘玉启以自己的手工技艺积极推动传承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他参与海草房民居研究,参与撰写《威海海草房历史文化研究》。为提高村民对海草房的保护意识,几十年来,每到一户村民家中修缮海草房,他都详细叮嘱海草房保护的注意事项。前段时间,巍巍村组织开展“海草房的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在讲座上,刘玉启现身说法,向村民阐释现阶段海草房保护面临的取材难、工艺传承难等问题,帮助村民树立保护意识。“把保护和传承海草房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我们的传统民居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刘玉启说。

完善配套,提升人居环境

白天忙着学习制作胶东传统美食花馍,晚上到文化广场跟村民们一起跳广场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留村村民程翠娟的生活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村落留村,位于荣成市宁津街道西南部,群山环绕,拥有700多年历史,村内遍布140多间海草房。海草房以灰白丝质的海草苫顶,屋脊两头翘,屋顶坡度大,形状像一个元宝。

“建造一栋海草房需要70多道工序,全部都是手艺活。”留村村委会主任程中安说,建造海草房需要经过备料、垒墙、苫顶3个大的步骤,“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一栋海草房顶需用海草、麦秸秆数万斤,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4米,三四个工匠要花费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太阳晒不透,寒风吹不透,冬暖夏凉,海草房居住起来非常舒适惬意。但是,程翠娟却一度动过搬离村庄的念头。

本世纪初,村里环境脏乱不堪,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不少乡亲搬离,海草房空置,村庄渐显凋敝。“过去,家里用的都是旱厕,冬天还没有暖气。”程翠娟回忆说,“留村,留村,空有海草房,却留不住乡亲们的心。”

让传统村落留得住乡亲、护得住乡土,首先要让村民在传统村落中过得舒心、住得安心,改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是保存建筑历史风貌,更重要的是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荣成市住建局局长王华治说,荣成市启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先后投入5亿多元,围绕水、电、路、气、暖等,全方位补齐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2018年,荣成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传统村落改厕治污工程,按照“分村定位、一村一案”的原则,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改厕和污水治理专项行动。25个传统村落所在的7个镇街驻地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8000多户传统民居院落的旱厕实现“应改尽改”。

改变接踵而来,2018年底,程翠娟家中安装了崭新的冲水马桶。一年后,荣成市对传统村落统一进行清洁取暖改造,1万多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温暖过冬。暖气管道通到了自家床头边,程翠娟身暖,心更暖。

不多久,笔直整洁的公路又通到了程翠娟的家门口。“公路通了,村里还建起文化广场,俺打心底里愿意留在村里住。”程翠娟笑得合不拢嘴。

村里还组建了39人的志愿服务队,每两周开展一次村居整治行动,程翠娟第一时间报了名。“维护好传统村落良好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传统村落,一定能够让村庄的风貌传承下去。”程翠娟信心满满。

突出特色,发展文旅产业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观鸿步道上,游客熙熙攘攘,分外热闹。步道依海而建,另一侧分布着各式依托海草房打造的餐馆、酒吧、民宿,游客来到这里,休憩娱乐。

观鸿步道中部,一家渔家乐人声鼎沸。今天店里又是满客,老板于海洋在厨房中翻动炒锅,忙个不停。

于海洋从小在烟墩角村长大,10年前,他回到村里创业。烟墩角村有保存较完整的海草房1300余间,当时,不少海草房都长期闲置。

与其守着传统民居,不如将其利用,吃上旅游饭。经过考察,于海洋流转3户海草房,计划将其打造成渔家乐和民宿。

发展文旅产业,保护好海草房是先决条件。改造之初,于海洋与村委会协议规定:改造不能更改海草房外观,不得违反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改造完成,村委会验收通过之后,渔家乐和民宿才开门迎客。

“我的生意越来越好,去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于海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回村投身文旅产业,村里的游客日渐增多。

截至目前,这个500多户人家的传统村落已拥有70多家海草房特色民宿和渔家乐,全村95%以上的村民从事旅游服务行业,2023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余万元。

清晨时分,来到观鸿步道西头,迎着晨光,李淑雯支开画板,调好颜色,手握画笔,聚精会神勾勒日出景象。李淑雯来自河南安阳工学院油画系,她与同学们一起来到烟墩角村进行写生实践,“这里风景优美,海草房风格独特,配套设施完善,我每天要创作8个多小时。”

在前期发展文旅产业的基础上,2020年以来,烟墩角村充分挖掘海草房资源优势,先后投资750万元,打造艺术写生基地,与山东艺术学院、安阳工学院等省内外十几所院校开展合作,每年吸引6000余人次前来写生,收入超过100万元。

在保持街巷肌理、环境格局的基础上,荣成市内各传统村落着力于文化挖掘,探索出适合发展的文旅路径,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产业。

大庄许家村利用海草房打造一处800多平方米的海带展览馆,集体验、科普、销售于一体;渠隔村利用海草房建设非遗展馆,向游客展示、传授胶东剪纸、绣品等民间工艺美术,开展非遗研学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传统村落保护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依托古村落、海草房等区域特色,着力构建全地域、全季节、全业态的旅游服务体系,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活化利用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荣成市有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杜小康 王全 梁义 郭常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中石化德州公司为职工举办荣退仪式 

“感谢公司为我送来的礼物和鲜花,作为退休职工我心里很感激。”7月10日,中石化齐河3站退休职工魏师傅对前来送礼物的党支部路书记说。同时...[详细]
大众网 2024-07-13

中石化德州公司携手快递公司送福利 

“我是中石化的权益会员,通过领取优惠券,寄顺丰可以打三折,真是优惠。”客户张女士高兴地说。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登录“易捷加油”A...[详细]
大众网 2024-07-13

【青视点】登州路啤酒街开街了 狂欢序幕开启!系列活动持续到10月

记者陈志伟喝得爽快,吃得痛快,玩得愉快,这是青岛人不约而同的入夏仪式感,更是热爱生活的独特诠释。以啤酒为媒,7月13日,2024青岛登州...[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7-13

美轮美奂,青岛红树林第六届海洋光影狂欢节开幕

这个夏天,中国北方一站式滨海度假圣地—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成为山东省内及国内亲子家庭旅游的热门选择,在7月12日-8月18日打造了“深海有...[详细]
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4-07-13
国家队“买楼”,传出新消息!

国家队“买楼”,传出新消息!

1120亿再贷款资金审核发放本轮房地产政策一大亮点就是创设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这一新工具与前期工作形成了有效衔接。早在2023年央行就设立...[详细]
海报新闻 2024-07-13
暴雨大暴雨杀个“回马枪”!这些地方警惕极端降雨+混合型强对流天气

暴雨大暴雨杀个“回马枪”!这些地方警惕极端降雨+混合型强对流天气

最近的强降雨,不按常理出牌。时隔一周多,今天湖北东部、安徽南部等地强降雨杀了个“回马枪”,再度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今天晚上到明天...[详细]
海报新闻 2024-07-13

高速公路三车连撞 山东一车主1分钟内“教科书式处置”

海报新闻记者贺辉朱晓冲报道进入7月以来山东各地频繁降雨,因雨天路滑、能见度降低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多。7月6日16时左右,车主陈先生...[详细]
大众网 2024-07-13

旅客腰部受伤,济南站工作人员助其登上救护车

大众网记者陈博通讯员吴琼薇济南报道2024年7月11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济南站进站大厅值班员接客服中心通知Z106次列车一名旅客因腰部受伤,...[详细]
[禁用]大众网 2024-07-13

新一轮降雨又来了!后天傍晚起青岛雨水将频繁上线

与此同时,在华北一带雷雨天气将频繁上线,京津冀地区将出现明显降雨。明天夜间开始,副热带高压又将出现北抬趋势,主雨带也会随之北抬至四...[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7-1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