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年轻人老手艺烟台“95后”女孩把花饽饽做成网红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于洋

2023-01-31 10:54:01

原标题:年轻人老手艺烟台“95后”女孩把花饽饽做成网红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年轻人老手艺烟台“95后”女孩把花饽饽做成网红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于洋

“二十八,把面发……”按照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要开始发面,准备主食过年。而对烟台姑娘臧钗瑗来说,“把面发”是她创业后每天的日常。

从无人支持到全网点赞,从把车库当店面到建立五百平米大工厂,从东拼西凑一万元到三年赚够一百万……2020年,22岁的臧钗瑗开始创业做花饽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并把它“做好做新做潮”。三年多来,她破釜沉舟、推陈出新,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高质的产品,逐渐被大众认可,屡次登上网络热搜,让更多的人看到年轻人的“老手艺”与“精气神儿”。

抛旧念 做自己

“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把它做好”

1月18日凌晨2点,忙碌了16个小时后,臧钗瑗终于下班了。早上8点,她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工作。“今年订单比往年翻了将近一倍,每天能有四五百单。”春节期间订单增多,臧钗瑗忙碌而充实。

2019年,臧钗瑗毕业于烟台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而后便进入家乡一家企业从事会计工作,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稳定安逸离家近,是父母眼中理想的职业。但是一种声音总是在她心里翻腾——我要做花饽饽。

臧钗瑗对花饽饽的喜爱源于奶奶对她的影响。小时候,奶奶一做花饽饽,她就在旁边认真地看着、模仿着。看着一个个面团被捏成龙、凤、虎等各种形状,变得活灵活现,是她童年最开心的事。也是从那时起,做花饽饽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种下了。

顶着父母反对的巨大压力,工作不到半年,臧钗瑗选择了辞职,东拼西凑了万把块钱,开始学手艺、开店面。资金不够,她便用自家车库当工作室;经验不足,便成宿地和面醒面捏面。教程看了一遍又一遍,面团捏了一次又一次,反复做反复错,反复错反复做。最终,臧钗瑗总结出一套醒发、揉面、蒸制、保色等一系列制作花饽饽的技巧。

2020年春天,她便在家乡招远开了第一家自己的门店。“经过那么多次磨炼,终于卖出了第一单,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臧钗瑗表示,一切渐入佳境。

开工厂 赚百万

“忙起来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臧钗瑗做的花饽饽,不仅好看、暄软、香甜,最重要的是健康。“奶奶常说,‘民以食为天’,吃进嘴里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健康。”奶奶的话给了臧钗瑗方向。

“通常10斤面粉用5个鸡蛋就够了,但我有时都用10个。颜色也都是绿色无添加的,绿色取自菠菜,红色取自红曲米,黄色取自南瓜等等。此外,就是牛奶和白砂糖。”臧钗瑗表示,她的花饽饽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无任何添加剂,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做出暄软又筋道、好吃且营养的花饽饽。

凭借着吸睛的外貌和香甜的口感,臧钗瑗的花饽饽慢慢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顾客,订单从小县城走向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臧钗瑗也陆续开发出婚庆、乔迁、抓周、过寿等多个系列的花饽饽,此外,还有十二生肖、花束、聚宝盆、福袋、葫芦等多种单品造型。

订单逐步增多,臧钗瑗自己忙不过来,又请了几位员工做帮手。2022年下半年,臧钗瑗在烟台芝罘区、莱山区又开了两家分店,并在威海成立了工厂,开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我几乎每天都要从烟台去一趟威海,虽然流程都有统一标准,但许多地方还是得严格把控、亲力亲为。”三年多来,臧钗瑗已经挣了一百多万,自己买了房子和车,父母对她的选择也逐渐理解。当初,很多亲戚朋友看不起她做花饽饽,后来,有很多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这里来当学徒。

老手艺 新行当

“传承传统更需要年轻人的力量”

胶东花饽饽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而且历久弥新。“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做饽饽是上岁数的人才做的事,年轻人做这个不够体面也没有出路。”臧钗瑗说,“很多人的就业观、职业观还是比较陈旧的,但行业不分高低贵贱,传承传统更需要年轻人的力量。”

2022年下半年,臧钗瑗开始拍摄制作花饽饽的短视频并上传至网络,胶东花饽饽被全国各地的朋友知晓。很多年轻人通过视频了解到臧钗瑗的花饽饽前来学习,也给花饽饽的制作带来了许多创新。“很多年轻学员在我这里学习后,回去制作花饽饽可以通过电商、自媒体等途径进行销售,每个月会有很可观的收入。”臧钗瑗说,这样不仅可以发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增加年轻人的就业率,提高大家的收入。

数次登上热搜后,臧钗瑗表示,欣喜之余也感到责任重大。“如何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胶东花饽饽,是我接下来要努力的事情。”臧钗瑗说,“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们可以加入传统行业,它需要我们。大胆去做,用心去做,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春节假期烟台机场单日最高客流超2万人次

本报烟台1月30日讯春节期间,伴随着探亲客流和旅游客流双重叠加,烟台国际机场客流量明显增多,节日7天共保障进出港航班约980架次,同比增长约3...[详细]
齐鲁晚报 2023-01-31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山东两获A级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及省属企业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记者了...[详细]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23-01-31

临沂市中医医院介入科:打通人体“生命线” 争做血管“清道夫”

“人与血管同寿”是医学领域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血管就像一条条“生命线”,昼夜不停的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临沂...[详细]
在临沂客户端 2023-01-31

淄博又有两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记者王佳声报道本报淄博讯近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淄博又有两人上榜,分别是水中勇救轻生女子的七旬老人韩明花,以及重...[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淄博春节文旅市场人气旺

外国游客阿里笑着对记者说。春节假期,淄博市周村古商城内人头攒动,参与性强的各类民俗节目吸引了八方游客,载歌载舞,年味十足。博山红叶...[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推动山东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近年来,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战胜了许多前所未...[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枣庄理论宣讲赶大集

□本报记者孟令洋本报通讯员丁梅“党群拧成一股绳,没事多把门来串,一心一意跟党走,小康生活在眼前……”1月28日,伴随着欢快的快板声,...[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山东着力实现医疗资源“四个全部到位”

□记者李丽蔡明亮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26日上午9点,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街道郑家店村卫生室内,已经有老人在输液了。”记者从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山东高速集团年内确保4条高速通车9条高速开工

□记者常青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28日,山东高速集团召开2023年重点工程建设动员会,对2023年高速公路建设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今年,山东...[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正式设立

□记者张春晓通讯员段永建程绍明报道本报济南1月30日讯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财政厅出台《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正式...[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菏泽公交集团推出K56路通勤快线

民生热力发车停靠点青岛啤酒菏泽公司西门、穆李新村路口、高新区管委会、华西社区、景昀苑南门、金盾小区南门、亿联时代奥城、二十一中、市...[详细]
牡丹晚报 2023-01-31

外媒:博索纳罗申请6个月美国旅游签证,以便继续留美

【环球网报道记者李诗睿】据路透社报道,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律师30日表示,博索纳罗已经申请为期6个月的旅游签证,以便继续留在美国。1月...[详细]
环球网 2023-01-31

菏泽海关促进特色产品出口

□记者蒋鑫通讯员刘岳云报道本报菏泽讯据菏泽海关统计,2022年,菏泽海关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9785份,货值约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2...[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3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