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三角早报
2022-08-22 16:41:08
原标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5G+”智慧化工园区
来源:黄三角早报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长纲介绍,智慧化是当前化工园区规范建设的主要标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近2亿元,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了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
据介绍,“5G+”智慧化工园区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评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自平台投入运行以来,在园区日常监管方面切实发挥了“深度覆盖,实时监测,有效管控”的优势,成效明显,大大增强了园区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园区综合管理水平。
在安全监管上,该项目实现了危险源实时监控,在全国率先突破5G+危险源数据无线化实时采集技术,通过5G智能传感器,推进罐区温度、压力、液位、有毒可燃气体等重大危险源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趋势分析和风险预警,运行以来已发现和处置300余处异常报警,有力保障了企业生产安全。该项目引入分布式光纤震动侦听、温度感知和5G传输新技术,对园区42公里公共管廊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管线裂纹、破损、泄露情况,自动定位故障点位,代替了人工巡检,监测效率提升2.6倍,有效降低了园区系统性安全风险。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覆盖园区的25路高空瞭望以及5000余路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备监控视频,实现了园区的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利用高点热成像仪,对园区明火、烟雾、温度异常等进行智能分析,提前预警,快速处置;同时,对园区实行封闭化管理,整合市交通运输局车辆监管平台、公安交警道路监控系统以及市应急管理局装卸联锁平台的信息资源,全面掌握危化品车辆的行驶轨迹、车速、电子运单以及装卸过程等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园区内危化品车辆超速行驶违规行为降低73%,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违规行为降低85%。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园区内3家污水处理厂和32个企业废水排放口安装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COD、氨氮等5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在气体监测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整合省、市、园区和企业环保系统资源,利用12个空气微站、5个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站,实时监测PM2.5、PM10、氮氧化物等6项空气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自动报警;在治污设施运行监控方面,建立用电量数据模型,通过用电量逻辑比对,对企业生产和治污设施用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治污设施运行异常以及偷排漏排行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通过系统平台对应急预案、物资、装备、专家、队伍、医疗资源等信息进行监控管理,并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和应用分析,形成应急资源保障计划;在救援过程中,利用卫星地面接收站、无人机、应急指挥车、5G+消防单兵等新技术,融合语音通讯平台和终端App,构建天地人一体化的通讯联络系统,实现指挥中心、现场救援人员和应急专家远程会商联动,有效保障应急救援的高效协同。同时,根据各类事故模型,模拟计算死亡、重伤、轻伤半径和事故影响范围,为现场管制和人员疏散避难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
本报记者 孙川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