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2022-07-15 09:49:07
原标题:德州一中教师全省“线上送教助研”
来源:齐鲁晚报
为发挥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走向“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和“以深度学习为中心”的课堂,2022年6月22日,在省教科院李勇老师的组织和主持下,全省高中化学教研员及教师8000余人齐聚云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全省普通高中举办的“线上送教助研活动”拉开帷幕。
德州一中作为山东省首批化学学科基地学校,在德州市教科院张永清的统筹策划下,积极响应活动要求,推出本校宋静老师代表学科基地进行全省线上送教。宋静虽然获得过“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但面对“项目式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概念,她表示“压力山大”。宋静勇挑重担,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的同时,挤出时间,夜以继日地积极准备。在翻阅了数百篇文献资料,经过了十遍以上修改,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宋静录制的送教课程《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项目式教学——钢铁厂尾气“碳中和”方案研究》精彩呈现。
活动中,宋静从项目背景、课题确定、项目形成路线三个角度谈了对项目教学的认识,从实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角度为“0”基础进入项目式教学的老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宋静的教学项目从“碳中和”这一社会热点出发,基于工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选取钢铁厂尾气这一真实情境,从“一般”到“真实场景”,构建钢铁厂尾气处理的“碳中和”框架。本节课综合提高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反应原理等多维度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耦合反应和有机胺、离子液体、吸附剂以及催化剂等科研聚焦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建立大“碳中和”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宋静这节课彰显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展示了德州一中作为省学科基地的建设成果。
研讨活动中,宋静老师的课例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德州市教科院张永清指出:“课堂授课基于新课标要求,采用任务驱动,取材于真实生活,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化学核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觉自己的视野也跟着开阔了很多”、“德州一中宋静老师的这节课使我收获颇丰,其中令我最为震撼的是项目的真实性”、“宋老师完美的把真实情境穿插于课堂项目中”,“宋老师思路清晰,面对学生的回答,能迅速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是我们值得学习的”……许多资深教师这样评价宋静的课。
东营胜利一中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群组的老师们提出:“项目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有了宋静老师这节示范课,我们也明确了下一步进行项目式教学研讨的方向以及自己的课堂应该改进的方向”。
山东省化学教研员李勇对宋静老师的课例给予了充分肯定:“宋老师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日的课堂教学充分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功能。”
德州市高中化学的项目式教学的开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支点。德州一中会继续在省、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组织好学科基地的教研活动,研讨新课程、倡导新教法、对接新高考,同时也希望以此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山东省的高中化学教育注入新活力。
(王俊勇)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