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独角兽、瞪羚、小巨人,山东这些企业身怀哪些绝技?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晓帆 从春龙 张鹏 陶相银 王佳声 杨淑栋 贺莹莹 段婷婷 栗晟皓 蒋鑫 徐超超 王彤彤

2022-04-22 09:35:04

原标题:独角兽、瞪羚、小巨人,山东这些企业身怀哪些绝技?

来源:大众日报·大众日报客户端

独角兽企业,是指在中国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以企业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为依据)的企业。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像瞪羚一样,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发展态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这些具有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正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近日,大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讲述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故事,展现山东经济的发展活力。

“独角兽”的创新故事

AI赋能制造业 生产线用上“智能眼”

□ 记者 张晓帆

4月18日,在青岛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创新奇智生产的人工智能“眼睛”已经取代人眼,不知疲倦地检测着CFRT片材的生产,系统能自动检测并记录片材上的瑕疵种类及位置,针对每个瑕疵点进行拍照并生成彩色版“病例报告”,每一卷片材上的瑕疵都一目了然,检测精度高达99.9%。

CFRT片材是一种热塑性连续复合材料,以往,在质检环节,由工人盯着手工记录瑕疵。以前流水化作业工人工作强度大不说,也很难保证所有瑕疵种类和位置都被有效记录。“不知疲倦”的眼睛,解除了片材在未来深加工环节的“后顾之忧”。

“成立四年以来,公司以青岛为总部,依靠科技创新和工业数字化升级的市场红利高速成长,复合年均增长率185.5%,实现迅速增长。”创新奇智CEO徐辉说。

作为国内“AI+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创新奇智瞄准AI技术的商业价值转化,聚焦钢铁冶金、能源电力、汽车装备等制造业垂直领域,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AI产品及智能化转型所需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落户青岛即墨开发区后,创新奇智仅用两年半时间便成为独角兽企业,今年1月,创新奇智在港交所上市“毕业”,成为“AI+制造”第一股。目前,技术研发人员占比56.7%,累计申请AI相关专利634项,90%以上是发明专利。

围绕建立快速高效的AI落地能力,创新奇智提出“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依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丰富人才资源,聚焦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打造了工业视觉、视频智能、自动化机器学习等三大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可快速交付落地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在青岛,创新奇智已与一汽解放、中集冷藏箱等展开合作。

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往往伴随着较长的研发转化周期和较重的资产投入。徐辉告诉记者,企业发展初期,科研资金投入巨大,创新回报周期长,政府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了人才、行业场景开放、原材料、科研资金支持等“成长的烦恼”。创新奇智的战投方,就有即墨区国资背景的青岛甲子创智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海创母基金旗下的海创千峰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

近年来,青岛积极出台《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年)》,培育认定了6家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不断挖掘发展速度快、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潜力企业入库。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杨超介绍,青岛超过180万户的市场主体生机勃勃,已经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阶梯式培育体系。

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科技、资本、人才资源的集聚,营造出了独角兽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深耕印染行业 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高 林 吴延朋 秦睿智

4月15日,烟台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开工建设的二期项目即将迎来试生产;三期“17.2万吨/年染料及中间体”项目,也于今年4月初正式动土开工。

“17.2万吨/年染料及中间体项目,总投资22亿元,将建设多条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嘉信染料董事长张善生说,嘉信染料正朝着染料全产业链服务供应商的方向不断前进,等新项目全部达产,公司年产值预计可达百亿,进入染料行业龙头序列。

张善生是技术人员出身。2010年,他们靠租赁厂房起家,在创业之初就建立了研发部和党支部。如今,嘉信染料已经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染料化工企业。

纺织材料染色,以前常用的是“两浴两步法”,耗费成本高,用水量大。如今,通过技术攻关,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一浴两步法”或者“一浴一步法”,可以使下游印染企业的工艺流程根据品种不同缩短1/3到1/2,降低成本15%-50%,减少污水排放30%-50%。使之成为可能的,是一种叫“高耐碱分散染料系列”及“高温活性染料系列”的新产品。

张善生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企业要发展,人才最关键。大连有位获得中国染料百年科技贡献奖的高级工程师王喆,是染料行业的翘楚。张善生慕名前往,三顾茅庐,以真诚打动了对方,72岁高龄的高级工程师王喆加盟嘉信,带领研发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2014年,由王喆带领团队研发的“高耐碱分散染料”核心产品问世。它的出现,大幅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凭借这一成果,公司成功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奖项,问鼎行业顶尖技术领域。嘉信染料首创“高耐碱系列分散染料”产品和“染色一浴法染整”工艺,并创下多个全国第一,被工信部列为“十四五”重点发展技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产品;“染料生产废水废弃物提取再利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公司加大与各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同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了项目研发平台,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山东大学-蓬莱嘉信染料与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在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新工艺等方面联合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预计节约危险废物处置费用2000余万元。

当下,染料化工行业也经历着大浪淘沙的“洗牌”。“在染料化工行业,一定要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研发高科技产品,还要注重安全生产并配备齐全的环保设施。”张善生说。

甘坐冷板凳 打造发动机“清洁大脑”

□ 记者 张鹏

西江水系,靠着庞大的干支流水网,航运量仅次于长江水系。前不久,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继中标“气化长江”后,再次中标“气化西江”国家战略。该批量订单全部采用力创科技自主研发的气体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5月1日前将投入使用。

目前,船舶清洁能源利用已成为世界船舶动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LNG等气体燃料具有价格低、低碳和有害物低排放的优势,已经逐步成为船舶动力重要的新型燃料。搭载力创科技自主研发的气体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技术的双燃料发动机将实现综合替代率80%以上,最高替代率95%以上,碳排放降低15%,氮氧化物降低85%,硫化物和颗粒物降低99%。内河航运船全部完成清洁能源利用后,每年可为国家减少碳排放约8000万吨。

喷射系统是影响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如今,力创科技船用气体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已全面配套覆盖“气化长江”“蓝色运河”“气化西江”“气化珠江”等国家战略,一个Pad大小的控制单元、用线束连着6个燃气喷射阀,这个“气体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构成了船用双燃料/燃气发动机的“清洁大脑”。

除了气体喷射阀,力创科技还有诸多拳头产品,商用车“国六”排放升级核心零部件缸内制动系统、活塞冷却系统、热管理系统、空气管理系统……

十几年前,17名“理工男”抱着一种心态,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大胆制定了第一个目标——攻克气体发动机核心技术。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天然气发动机,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这技术“冷板凳”要坐多少年,能不能坚持到成功,他们心里没有底。

创业之初,他们就对标行业先进,坚持自主研发,终于迎来了爆发期。国家先后发布了《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力创科技牢牢抓住这两个标准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并一举掌握了行业的绝对话语权。去年底,凭借科技“真功夫”,力创科技荣膺潍坊首个“独角兽”。

喷射阀里的一个核心件是电磁铁,只有火柴盒大小,响应时间是3毫秒。一款符合设计要求的电磁铁,要进行生产,需要使用高端的材料、先进的热处理工艺,生产加工精度必须达到1微米。当时他们想找国内的机床厂做一个样品,没有厂家愿意用自己花千万元购买的磨床去接单。他们只能自己购买,先后买了32种不同的磨床,最贵的1000多万元,便宜的也60多万元。

坐了10年“冷板凳”后,产品真做出来了。公司总工程师介绍,力创科技自主研发的喷射阀是全世界流量最大的。力创科技还通过了最为苛刻的中国船级社劣化试验,获得了中国船用发动机100%的配套权。

今年一季度,在各种不利因素交加下,力创科技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批量化供应潍柴、重汽、康明斯、东风、一汽、淄柴等知名主机厂。

瞪羚企业的成长密码

□ 记者 陶相银 王佳声 杨淑栋 贺莹莹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像瞪羚一样,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发展态势。目前,山东已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瞪羚企业1140家,这些在各个细分领域崭露头角的中小企业,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股新动力。近日,记者在威海、淄博、德州蹲点采访,讲述瞪羚企业的创新故事。

“智能+共享”,让客户远程操控生产线

门卫是机器人、保洁员是机器人,即便是在车间内也只有两三名调试机器的工程师……连董事长姜波在内,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只有42人,但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却被应用在大到飞机小到耳机的诸多领域。“秘密在车间里。”4月18日,姜波带记者参观了他耗时10年、投资5.2亿元打造的宝威新材料智能工厂。

机器人灵活地绕过障碍物,把物料精准地送上传送带;无数个“纱锭”以同样的速度转动,一根根“丝”被缓缓抽入“织布机”;一个个机械手臂在各自岗位上或搬运或装卸……“从物料进车间,到成品入库,全程不需要人参与。”姜波说。

在流水线和各台设备上,遍布着不同型号的黑色方块。“它是传感器,实时收集各项数据,再借助5G网络实时传送给处理器。”姜波解释,虽然只有三条生产线,传感器的数量却高达上万个。

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神经末梢,位于车间2楼的处理器则相当于大脑。姜波说,有了“大脑”的统一指挥调度,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都呈指数级上升。

人工智能再厉害,也需要人设计和维护。人在哪里?姜波说:“只要他能上网,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们给他一个IP地址,他就能实时操控生产线。”因此,宝威新材料智能工厂的另一个名字叫共享工厂。

“共享工厂的本质是远程操控,它的目的绝非只是方便工程师远程办公。”姜波解释,客户要把所需产品的各种参数告诉生产厂家,生产厂家才能“按图索骥”,而这些参数往往是客户的核心商业机密。“有了共享工厂,客户就不需要再担心泄密了。他们可以远程操控我们的生产线,生产厂家对产品的相关参数一概不知。”

宝威新材料的前身是宝威渔具,2012年更名为宝威新材料,开启转型之路。2021年9月,行业内首个以数字化为基础、以AI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全线达产,宝威新材料一举成为业内翘楚。“比如说,一卷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速度,原来是一个多小时,现在缩减到了5分钟。”姜波笃定地说,“国内外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达到这个速度。”

“数字化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远远高于同类产品。”姜波举了个例子。某企业生产比赛用箭,如果用一般的碳纤维预浸布,材料厚薄不均,箭的合格率只有30%;用宝威新材料的产品,合格率能升至90%以上。箭能否达标,取决于包裹箭身的碳纤维预浸布。这种箭对材料要求极高,每支箭质量差必须在0.02克以内,弯曲程度不能超过1微米。“大半个米粒的质量是0.02克,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70微米,对于这种量级,只有数字化生产才能达到相应的稳定品质。”姜波说。目前,宝威新材料在业内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

做输电线路的“AI医生”

4月19日,走进位于淄博高新区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监拍装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们不仅要为供电设施安上‘千里眼’,更要连接起智慧分析的AI‘大脑’,做输电线路的‘AI医生’。”智洋创新董事长刘国永说。

在电力行业,传统的人工巡视周期长、效率低,大量隐患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智洋创新的新技术攻克了这一痛点,其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巡视和智能隐患识别。

刘国永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场景:信息采集终端“千里眼”安装在每级输电杆塔上,利用太阳能和无线传输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实现运行状态全景可视;同时,后台打造智慧线路管理平台的AI“大脑”,将采集的图片及视频信息由系统通过系列算法,及时识别并预警外破隐患、自然灾害和本体缺陷,极大提升了电网运行安全水平。

数月前,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客户的表扬信,智洋创新的输电线路智慧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了临时吊车隐患并报警,避免了1000千伏吴塘线重大外破隐患。

识别隐患、提前预警,这是智洋创新当初将AI技术引入输电线路巡视领域的初衷,此举不但将智洋创新带上了独特的创业赛道,更推动了企业的鸣锣上市。2021年4月8日,智洋创新成为淄博市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智洋创新的输电通道隐患智能识别算法模型已成功在全国四百余个省市公司上线,每天为数十万台设备的千万级图像提供分析服务。

历时15年,从两间办公室起步,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智洋创新靠的是什么?

智洋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近几年研发投入率均在10%左右,拥有近300人的研发团队,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省级创新平台。同时,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多项重要技术取得突破。截至目前,智洋创新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400余项,16项技术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刘国永说:“我们将不断向新领域拓展,为水利、轨道交通等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让产品实现更多应用场景。”

“机械手”走上国际车企生产线

4月18日,在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很少看到工人,30台机械手臂,左右摇头、上下摆动,零散的部件在“机械手”操作下,变成了汽车上的焊接安全支撑架。“比人工焊接安全性提升50%以上,效率同样提升,一小时约等于5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说起机械自动化优势和生产能力,企业负责人范克健自豪地说:“目前,汽车生产全流程共264个序,我们的机械手臂在187个序中得到使用,占比超过70%。”

大国重器位于德州市庆云经济开发区,产品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线等30余类产品,是福特、通用、奔驰、宝马等10家一线车企、50家国内企业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设备供应商。今年一季度,销售订单同比增长5倍以上。

说起打开国际市场,范克健至今难掩喜悦。“2017年,我们首次接到德国舒勒集团的订单。”舒勒集团是欧洲自动化设备行业龙头,德国人严谨和苛刻,行业知名,这样一家国际公司,向一个“刚出道”的县级企业抛出“橄榄枝”,是预料之外。据舒勒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关注大国重器五年,在郑州、广州、武汉等多条汽车生产线上,大国重器机械手臂与国外产品“竞赛”,效率、品质不分伯仲,成本却是国外生产线的1/3。

大国重器每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且每年保持增长,与高校院所、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专家合作,相继建立科研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5个科研平台。大国重器自主研发了7款工业机器人,32款伺服电机,6款新能源汽车电机,6款RV减速机。其中码垛机器人、高速上下料智能机器人等获得专利105项,国际专利2项,20项软件著作权。

“2019年10月20日,我们接到了舒勒集团价值1.4亿欧元的合同,为世界20多家工厂提供自动化设备。”范克健记忆颇深。现在,越来越多国际车企生产线上,大国重器的机械手臂成为主力。

“企业将向科研服务转型,研发设计占50%,生产占20%,30%探索工业机器人租赁。未来3年,计划全省推广1万台工业机器人,按每台代替10个人工计算,可增加10万人劳动力。”对于产业前景,范克健信心满满。

(□参与采写:通讯员 田常力 宋娜 马俊良 马新磊)

“小巨人”的专业坚守

□ 记者 段婷婷 栗晟皓 蒋鑫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目前,山东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这类企业70%以上的深耕主业10年以上,产品(技术)在关键领域发挥着“补短板”“填空白”的作用。近日,记者走进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访它们聚焦主业、苦练内功、不断创新的故事。

仪表制造坚守“1:10:100”法则

4月15日,在济南瑞泉电子有限公司厂区,大批的货品正等待装车、运走。“目前,每天出货量基本维持在100万元左右。”公司市场部经理董雪莲介绍。

瑞泉电子1996年成立,专注于智能仪表领域。“当年,公司做的第一款产品是全球首款不用电源的插卡电话机。”瑞泉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卫国介绍,这款电话机为公司赚得了第一桶金。不过,产品很快被同行大量模仿。

2003年,曾在中科院数学所、中科院计算机所任研究员的董良成带来了“无误码编码式直读表”技术,瑞泉电子成功研发出第一台“零差错无源直读式远传水表”,开启了在智能仪表领域的探索。

为了让优秀的设计思路转换成过硬的产品,公司选择质量最好的配件。“比如水表用的发光管,一个水表上需用20个,便宜的一个0.1元,而我们用的世界知名品牌产品,最初1.5元一个,后来用量大了之后降到了0.9元,但成本仍旧高出同行业许多。”于卫国说,他坚信“1:10:100”质量管理法则:在研发设计阶段花1块钱能解决的问题;相当于在生产制造阶段的10块钱;而产品到市场上,则相当于100块钱甚至1000块钱。

2005年,济南市启动户表改造,为居民安装智能电子水表。瑞泉电子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为了选择一款质量过关的产品,济南市选择几个小区进行试验,每天人工抄表数据与电脑抄表数据比对,连续比对半年。瑞泉电子产品正常上传数据的准确率达到了100%,一举拿下济南市场。

自2005年10月至今,济南已安装使用了瑞泉电子的电子远传水表约90万只。2012年开始,瑞泉电子的市场在全国全面开花,如今,产品已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企业销售额每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光电直读水表的精准度一直保持全国领先,该产品的销量从2018年至今一直稳定在全国前五。”董雪莲介绍。

尽管瑞泉电子已经有上千款产品,但仍需不断研发新产品以应对市场需求。“公司员工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80多人,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覆盖全面、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于卫国介绍,公司研发机构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7项省市级平台。

日前,瑞泉电子再度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一体式的大口径物联网远传水表。据介绍,原本的大口径物联网远传水表,多是分体式,一体式产品不仅安装方便,成本也相对较低。

于卫国认为,让企业长久生存下去,就是要把事情做专做精。如今,成立26年的瑞泉电子正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前进。

高效节能设备化烟于无形

眼下正值水泥等建材的生产旺季,位于莒县招贤镇的一处水泥生产企业内,各类加工设备马力全开,而耸入云霄的烟囱却少了往日的烟雾缭绕。

烟气从黑色到白色再到无色的背后,是环保除尘工艺的升级。“守护”蓝天白云,靠的是“好邻居”——山东海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水泥厂安装了我们最新研发的高效节能脉冲袋式除尘器,能让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烟气排放浓度从每立方米10毫克下降到3毫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化烟于无形。”山东海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文镇说。

据介绍,这款二层楼高的高效节能脉冲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含尘气体通过装有滤袋的箱体时,粉尘被滤袋阻拦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冶金、电力等行业,销往美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采用全自动智能化管理系统,除尘效率达99%以上,稳定实现每标准立方米不超过5毫克的超低排放,保持稳定的净化效果……”盘点起这款除尘设备的好处,翟文镇滔滔不绝。凭借袋式除尘器这一“独门绝技”,山东海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团体标准,于2020年荣获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自2003年起,海汇环保已深耕环保设备制造领域近20年,现已发展成为专注于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脱硫脱硝等领域,集研发制造、设计安装为一体的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年产各类环保设备和智能输送设备15000余台套。

在公司精加工车间里,生产线上轰鸣阵阵,一摞钢管按照设计尺寸剪裁后传递到旁边的2台机器人手中,随着机械手臂的不停挥动,一个个除尘器的零部件便有条不紊地组装完成了。从雇佣一群人到指挥“一只手”,“机器换人”不仅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也提升了好几个等级。“数控车床生产的轴类零部件的精度最高能达到微米级。”生产主管刘俊龙说。

海汇环保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企业拥有国家级平台2个,省级平台5个;先后引进教授级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22人,组建成立高层次创新团队11个。

“我们将依托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建设,解决高效功能性滤料‘卡脖子’技术,将烟气排放浓度控制到每标准立方米1毫克,实现超洁净排放。”谈及未来,翟文镇信心满满。

肠衣中提取抗凝血药

4月20日,在郓城县工业园区的山东绅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设备间,董事长刘建洋仔细查看着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

“绅联生物是一家集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食品加工、检验检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有肝素类原料药和眼科系列药物。我们之所以能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成长为集生物医药、检验检测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得益于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创新。”聊起企业的发展,刘建洋颇有感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刘建洋的父亲和祖父便从事猪、羊肠加工销售,主要用猪、羊小肠制作填充香肠和灌肠的外衣,产品逐渐由国内市场扩展到了国际市场。“我们的羊肠衣绝大部分出口日本、美国、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肠衣出口创汇重点企业之一。”刘建洋介绍,企业还获得了多项国际认证。

刘建洋本以为,有着资源和国际认证“加持”的优势下,企业可以平稳发展下去,不承想,2008年起,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肠衣价格持续下滑,企业发展遇到了“冰山”。

“必须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刘建洋四处考察,寻找“破冰口”。2009年,他在参加一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展览会时了解到,从肠衣的下脚料肠粘膜中还能提取肝素钠。“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血药,还有抗过敏、抗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动静脉血栓、心肌梗塞等病症。”刘建洋说,从那时起,他看到了企业转型的希望,并在同年7月,成立了山东绅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公司自主研发出低温提取肝素钠技术,是国内唯一利用酶法生产羊肝素钠的技术。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刘建洋不断寻求“高端合作”。企业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工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投资1.2亿元,成立了5个省级肝素类药物及眼科药物技术研发中心,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正因为有了专业的人才队伍,绅联生物获得了19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项获得国家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刘建洋告诉记者,今年5月,低分子原料药生产车间将投产运营,规模扩大后,绅联生物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与此同时,企业也正在开发国内独家富马酸依美斯汀片。“富马酸依美斯汀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研发成功后,将填补国内一项空白,也实现了企业肠衣加工、生物医药中间体产品到生物制药的完整产业链条。”刘建洋说。

(□参与采写:通讯员 王立晓 史发启 刘考勇 赵考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晓帆 从春龙张鹏 陶相银 王佳声 杨淑栋 贺莹莹 段婷婷 栗晟皓 蒋鑫 徐超超 王彤彤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山东:紧盯关键综合施策,确保经济运行更加稳健

一季度,山东生产总值达到19926.8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进入3月以来,全省多地发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山东...[详细]
大众网 2022-04-22

大众日报头版聚焦丨经济运行稳健要紧盯这些环节

一季度,山东交上了一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答卷,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攻坚二季度,决胜上半年,更需要“平稳”,在“平稳”下功...[详细]
大众网 2022-04-22

昔日烽火地 今朝振兴忙

如今,泗水县圣水峪镇正加快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业态。”4月20日清晨,在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龙湾湖...[详细]
大众网 2022-04-22

济南综合传播力指数摘得“三连冠”,3月全国市级文旅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报告发布

近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2022年3月全国市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报告,济南综合传播力指数再夺魁首,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详细]
济南发布客户端 2022-04-21

昼夜不停歇 跑出“加速度”——中建六局淄博市博山区应急方舱隔离点建设项目施工纪实

2022年3月,中建六局土木公司援建淄博市博山区应急方舱隔离点建设。在建设期间,大力发扬“火雷精神”,全力以赴、不舍昼夜,攻坚克难,完...[详细]
海报新闻客户端 2022-04-21

青岛再添职业篮球俱乐部 国信雄鹰将征战三人篮球联赛

4月20日,中国篮协发布了最新的三人篮球注册俱乐部名单,青岛国信雄鹰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并完成注册。青岛国信雄鹰篮球俱乐部...[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2-04-21

今年投资计划超千亿元 山东出台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1日讯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前印发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进行解读。“十四五...[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2-04-21

10所高校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发布,共招1828人,山师青大减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1日讯今年在我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的高校仍然是11所。中国海洋大学综招计划为50人,增加10人,增加了化学专业招...[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2-04-21

助力“通江达海”新征程 滨州投资160亿推动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以全面融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交通主轴和全省五大交通通道为目标,推动高铁、机场破题开局,高速、港口做优做...[详细]
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4-21

总投资228亿元 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传来新消息

其中,青岛有史以来建设投资最大的公路项目——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更是吸引了不少关注,项目全长48.48公里,总投资228亿,东...[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2-04-21

速度!烟台德润城市快速路首个盖梁浇筑完成

明媚四月,烟台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迎来黄金施工期。烟台快速路系统规划建设指挥部、轨道交通集团提前谋划、精心安排,把握春季施工黄金期,...[详细]
胶东在线 2022-04-21

我市人才住房工作获省住建厅表扬 为德州唯一

本报讯(记者于斌通讯员龙晓峰)近日,省住建厅发布2021年度人才住房工作成效明显市、县(市、区)名单,其中包括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详细]
乐陵市报 2022-04-21

关爱不缺位,“反向扫码”在山东全面启用,使用攻略来了!

然而,这让不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孩子遇到了“门槛”。为此,山东推出“反向扫码”,目前已在各市全面启用。“咱们要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详细]
大众网 2022-04-2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