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好个红梅遭寒苦 美如雪莲绽凡尘——记潍坊市政协委员“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

来源:潍坊日报

作者:

2018-01-23 17:36:01

她,在意外中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却从此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她,上过十八个月的学堂,却趴在床上书写出灿烂人生;她,心怀感恩,轮椅代步,却坚定地行走在公益的路上……她,就是市政协委员“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

在孤单徘徊中坚强

车祸一年后,跑遍北京各大医院、中西医方法用尽的爸爸妈妈带着晓清回到了诸城老家,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重新坐回婴儿车的晓清先是被妈妈带到工作岗位,再是回到奶奶家,后来随着妈妈工作的变动,就被锁在家中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本该是蹦蹦跳跳、淘气可爱,有时候还会撩人嫌的年纪,而晓清却被限于斗室,困于土炕,这无异于将一只刚刚学会翱翔蓝天的雏鹰折翼草丛,一只欢唱在森林的小鹿跌入陷阱。

一眼望不到父母就会陷入莫名恐惧的孩子,受到一点惊吓都会歇斯底里。一个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的日子,怕雷的晓清,尖叫着“妈妈,妈妈……”,用仅存的常人三分之一的健康躯体拖着没有知觉的另外三分之二,跌落土炕,并艰难地爬到门口,试图出门去找妈妈。但是,她够不到门把手,也无力再回到土炕,只有带着满身的血泪和着泥尘,撕心裂肺地嚎哭在无人回应的房间。工间休息飞奔回家的妈妈,用力打开那扇女儿用躯体挡住的门,映入眼帘的是血泪模糊、吓作一团、哭成泪人的孩子。抱起地上的女儿,妈妈的心被百爪撕裂、揉碎、再被脚狠碾入尘,恨只恨为什么车祸中受伤的不是自己。

日子还要继续,惊险还会上演。

火炉上,水壶里的水渐渐开了。沸腾的水顶着壶盖上下跳动着,炉火越来越旺,嗒嗒声越来越急,溢出来的水滴在通红的火炉上,哧啦哧啦声像电烙铁熨烫着晓清,好想把那壶取下火炉。雷雨夏日的那“惊险一跌”又一次上演。再次崩溃的妈妈,这次多了一份抱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委屈的小姑娘明白了一个道理:为让妈妈少操心,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我必须选择不动。

时间在孤独寂寞中缓缓流淌,晓清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

十岁那年,离家最近的城北职工子弟学校落成招生,几番周折,多方协调,晓清终于可以上学了。

离开那四面墙,摆脱门上那只无情的“小铁狗”,每天被读初中的表姐来回推着,来到叽叽喳喳的孩子堆里,晓清就如同那小鹿回到了森林的怀抱。

表姐的风雨无阻,老师、同学的热情帮助,让晓清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二年级了,教室搬到了二楼,每天老师和同学要把晓清搬上搬下至少四趟,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奔波在时而泥泞、时而坎坷的上学路上,大家的无私帮助成为善良父母和懂事晓清的无法承受之重。

“退学吧,别给大家添麻烦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共识让晓清再次成为离群孤雁,折翼荒野。

哲学家罗素说过,“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定是人物渺小的一代”,“唯有寂寞才能生产果实”,“某些美妙的事物,没有相当的寂寞单调就不会享受。”可见,寂寞在罗素那里是成功的必需。

寂寞主动拥抱了晓清,是那么的残酷无情,但也不能不说寂寞为晓清化蛹成蝶奉献了宁静。

1981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两年后,张海迪成为大江南北人人皆知的先进典型。

海迪姐姐的故事来得太及时了!

妈妈经常讲张海迪的故事,鼓励晓清向海迪姐姐学习。从此,海迪姐姐的故事长在了晓清的心里,孤独时陪伴着她,脆弱时支撑着她,进步时激励着她。

独自陪同太阳东升西落的日子,晓清开始学习海迪姐姐,查字典识字阅读,用爸爸买的蜡笔对着门上的对联、墙上的福字,手绢上的小燕子,书上的图片涂鸦。天资聪颖的晓清越涂越有形,越画越像那么回事,父母虽不敢有太大期望,但为女儿找到一个“忍躁”(诸城方言,意思是“打发时间”)的方法而高兴,于是去母校请妹妹的美术老师辅导晓清。1992年9月12日,年轻、善良的曹春华老师欣然前往,有一定书法基础的曹老师,在教晓清画画的同时,引导晓清学习书法。

从此,书法让晓清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带上“执拗”去“朝圣”

看到晓清,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特殊的画面——雪域高原上的朝圣者。庄重的神情,站起,跪下,俯卧地面,极其虔诚地磕一个等身长头,再站起、再跪下……一步步地艰难行进在通往心中圣地的路上。

由于身体的原因,晓清的书写只能趴在床上完成。用左肘支起头颅和前胸,抬起右手,“书桌”就是斜搭在床头的那块木板。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每天进行着八九个小时的简单重复,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怎么会如此自残般刻苦、信徒般执着!

晓清还记得,天气晴好的黄昏,爸妈会推着自己,领着妹妹,一家人会忘记不幸,惬意地徜徉在夕阳的余晖里。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自己,甚至有个别骑车的,走到前面了,再跳下车倒回来盯着晓清。这时,阳光帅气、和蔼慈祥的爸爸会突然暴怒,厉声喝斥围观者,有时妹妹也会对好奇者愤怒相向。就这样,幸福和温馨被瞬间埋葬,小心掩盖起来的疮疤被无情揭开。

爸爸的暴怒、妹妹的保护,是萦绕在晓清心头一个无法抹掉的画面。“我不能成为这个家的疮口,我要成为爸妈的骄傲。”这个朴素单纯的想法成为晓清最初的人生目标。

从此,晓清怀揣着它,带上“执拗”,踏上了书法“朝圣之路”。

“执拗”是刻苦。曾经指点过晓清的刘增满老师说:“晓清这孩子实在太刻苦,太认真了!”每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让爸爸送给老师,老师批改完了,拿回来再改,改完送给老师再批,如此来来回回无数次。为了一个字的解释、繁简用法、钤印等细节都做很多次电话沟通,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妈妈说:“这孩子太要强了!”妈妈每天上班前帮她调整好姿势,将笔墨纸砚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她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肩肘累了,就低下头休息一会,下课时间是妈妈下班到家的时间,也是可以翻身变换姿势的时间。夏天,不能吹风扇不能开空调,她依然不间断她的“功课”,妈妈将卫生纸给她垫在脖子和腋下吸汗,带着满身痱子,继续练习。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刻苦的代价不仅仅是那些磨烂的衣袖,还有那严重扭曲变形的腰臀,挤压萎缩的脏器。

“执拗”是坚持。有人说,一个人大约需要7年就可以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前提是坚持。都说坚持就是胜利,可实际生活中总是成功者太少,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坚持太难,放弃太易。

坚持需要毅力。多少人想成功,却总是以忙碌为借口,将时光消磨在琐碎和无聊中;多少人想坚持,却总是心猿意马,朝三暮四。见到晓清,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坚持,你也才知道自己的托辞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不能站,不能坐,只能卧,这哪里是学书法的正确姿势?可晓清就是凭着别人眼里的不可思议坚持了22年。

要想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必须在书展中入选两次。晓清的两次入选间隔了七年。七年间,一次次被退稿,一次次的失败没有打垮晓清,她告诉自己,“哪里有失败,哪里就要有收获。”继续练习,加倍刻苦!她也练够过,将作品狠狠地撕碎再撕碎;她也纠结过,无人回应的房间里,哭着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最终,她选择了坚持,成功也选择了她。

坚持需要动力。那个年代,同龄农村孩子读书最直接的动力是“跳农门”、“吃国家粮”;城里的孩子读书动力是将来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不能走正规国民教育通道的晓清,动力来自什么?孩提时代,亲戚朋友一个简单的夸奖,参加书展得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奖项,就可以让晓清在胸前那块木板上的“涂抹”动力无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浸润在经史子集中倾听历史和文化的诉说;喜欢潜到文化深层,体味诗词歌赋的格律平仄;喜欢用气韵灵动的线条,在水墨晕彰中叩问生命的意义,描绘心灵轨迹;渴望达到“我笔写我心”、“技进乎道”境界的理想追求。

“执拗”是“任性”。“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可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捆住无法挣脱”。然而,晓清知道她想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

那种幸福,是圆心中的那个梦——去北京办一个书法展。为了那个梦,她“执拗”坚持,一再“任性”。昂贵的场地费、作品装裱与运输、路费、食宿、嘉宾邀请等诸多困难,让父母、老师、朋友想想就望而却步,然而晓清认准的事却是那么执着。

100多幅作品,不分昼夜地准备,累得大家心疼。

妹妹问她:“姐,有必要让自己这么累吗?”晓清对妹妹说:“除了书法,我几乎一无所有,书法给我的那种温暖力量,我想拥有并握住。”

最终,晓清的“执拗”感动了朋友,感动了社会。在各界朋友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梦·好人梦·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书法作品展”于2013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办。

晓清说:“这一次,我任性了一次。”

“任性”是渴望在更高平台上切磋技艺,“任性”是想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任性”是希望自己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让“天空更蔚蓝,让生命更灿烂。”

泛舟爱的海洋

如果说晓清是天上的一朵彩云,她一直流动在爱的天空;如果说晓清是一叶小舟,她始终荡漾在爱的海洋。

35年前的那场车祸,晓清是从妈妈自行车上被撞飞出去的。从那一刻起,妈妈带上了永远打不开的精神枷锁;从那一刻起,晓清在生理上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袋鼠宝宝”,妈妈则变成了不敢疏忽、不敢脆弱、不敢外出、更不敢老去的“袋鼠妈妈”。35年的日日夜夜,35年的吃喝拉撒洗漱睡,妈妈默默承担着孩子无助时的需要,绝望时的哭闹。作为职场上小有成就的女性,她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快速切换,又有谁了解个中滋味?她用无限放大的母爱无微不至地服侍女儿,爸爸用宽大的臂膀默默支撑着这个家。晓清的成就,虽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但父母的默默付出是托起这一切的坚强后盾。

如果说,父母的爱是本能的爱,是救赎灵魂的爱,那来自四面八方、社会各界的爱却是人间大爱。

曹春华老师,从单身到结婚生子,不论工作之余的时间多少,十多年来每周准时出现在晓清的床前,风雨无阻,分文不取。从启蒙老师到成为亲人,他的行为不再仅仅是审美符号的传授,更是人性之美的化身。左手握笔的刘增满老师,本身就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代言人。他对晓清来说,既有残疾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心底那份父爱的传递。在晓清的“书法朝圣”路上,刘老师尽其所能,“扶上马,送一程”,甘为绿叶做人梯。严谨的顾亚龙老师拨冗指教,根据晓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定主攻方向,将晓清寄去的临帖批改后再寄回来,针对“线条不够圆润”进行了长达六七年的指导,终于让晓清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张荣庆,欣赏晓清的书法气息,两次千里迢迢亲临晓清的家,收其为徒,参加其作品展,并在书法上建议其“吃透二王”,引领晓清领悟书理,亲自列出书目,寄来书籍,孜孜不倦,提携爱徒。

书法是书写之法,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迹化。“朝圣路上”,老师们通过流动的书法线条,对晓清进行着深刻的人性塑造,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东方哲学的美学品格。老师们爱护着晓清,更是呵护着祖先留下的那份文化遗产。

没有同学,没有同事,但晓清的朋友遍天下。起初以书信、电波为线,如今以互联网为媒。

时不时,晓清会收到陌生朋友寄来的小礼品,也许是一盒茶,也许是一条丝巾,也许是一本书。礼品与昂贵无关,却是爱的丝线,暖的源泉,让晓清体味着社会的关爱,人间的温暖。

网友在《爱,做你的双腿》里写道:“你就是一种杰出的存在,一种任何人都可以感动的力量!”

“人生的大不幸,让你的直立,拥有了伟大的涵义。”

“知道,明白,你难以逃脱掉的——泪水、绝望,它们不会轻易放过你。发泄的、无理的坏脾气,也会时常掐你的咽喉。”

“只要心灵是健康的,命运就是可以改变的。”

……

微博上的留言,空间里的评论,朋友圈里的点赞,朋友们以新媒体为线,陪伴着晓清一起走在“朝圣路上”。

简单的话语,隔空送来的不仅是肯定和鼓励,还有“我的心,你懂的”,那心有灵犀的美丽。就这样,朋友们温馨细腻地陪伴在晓清的精神世界里,帮助晓清生动地感知着这个世界,也让晓清更加自强自立。

当然,还有各级领导,政协、残联、妇联、团委等社会团体都没有忘记斗室中的晓清,给机会,送温暖,搭平台,积极帮助晓清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曾几何时,人们感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信仰缺失,但晓清却是一处人间“爱的洼地”,爱在这里无声汇聚。是晓清用“清心励就的铁骨”激发了人们心底的丝丝恻隐,是人们心底的善和本真,帮助晓清用残缺书写着美丽,也说明这个世界虽时有“雾霾”,但大多还是“好天气”。

爱的回报和传递

晓清得了很多奖,有“中国好人”“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残疾人十大自强人物”“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潍坊市十大自强模范”“2013年中国书画界年度人物”等等,但晓清在领奖时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当她上台领奖时,推轮椅的必须是妈妈。不想跟人解释为什么,心里想的是让妈妈登上领奖台体会那种心跳的感觉。

2013年,晓清在泰安得了一个奖,主办方承诺为晓清一家提供登泰山的机会。晓清特别高兴,不为这个奖,只为妈妈有一个可以爬山的借口。“袋鼠妈妈”长年累月地照顾女儿,爬山本是一项无关自己的活动,当主办方想方设法帮助晓清感恩妈妈,让晓清全家登上泰山的时候,妈妈在泰山之颠享受到的不仅仅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觉冲击,更是拥有女儿的骄傲和自豪。一切的付出,付出的一切,都已释然。

晓清感恩着父母,回报着社会。

晓清出门必须“兴师动众”。从下床、上轮椅、下楼、上车、推轮椅,需要爸爸、妈妈、另外再找一个人,形成一个特殊的“晓清组合”才能完成一次活动。但就这样,晓清依然从事着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晓清与诸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结了缘,一有机会,晓清就去给他们上书法课。特殊的孩子,听不到,说不出,上课必须在手语老师的辅助下才能完成。这种困难,晓清感同身受。

“作为残疾人要想在社会上和健全人那样学习和做成一件事是很艰难的。在这方面,我自己也许是幸运的,得到了一些良师益友的不吝赐教和身边好朋友的帮助,才能让我在喜欢的书画方面有了一点点的成绩。我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一下他们呢?”一种责任感涌上心头。于是,晓清请来手语老师教、买来手语书自学,解决与学生交流的障碍;给学生带来大量的纸、笔、字帖等,一笔一画地示范,手把手地教。

能不能把这些孩子们培养成书法爱好者是不确定的,但晓清以阳光、自信的状态出现在他们面前,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2012年5月,一场“感恩母爱帮泰安好妈妈王玉萍‘站’起来”的爱心接力在网上进行,晓清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接了一棒”,亲自来到济南千佛山医院的病房,将红包悄悄地塞在床下,将自己的一幅作品亲手送给王玉萍并为她加油打气。

三十多年来,晓清没有固定收入,书法偶尔会给她带来些许奖金,绝大部分学习费用和开支用度要依赖父母。就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尽其所能,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时,将自己不多的奖金捐给灾区,在家乡作品展上自己作品第一次有了收入,却又将其直接捐给了患白血病的男孩管星宇。

“六一”儿童节期间,她参加“微心愿”、“微公益”活动,主动认领贫困孩子们的节日心愿,积极参加每年的“送温暖”、“希望工程”、“我们在一起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她还积极参加爱心协会,去明诚学校当志愿老师,去各个学校做励志报告……

她经常说:“大家帮助了我,书法成全了我,希望我和书法给大家特别是残疾人带去力量。”她这么说,也这么做着。

用自己所能,传递着爱的能量。

我知道,晓清还收藏着一个渴望。

问晓清,为什么不找一个心灵相通的人一起生活?她说自己的身体状况会给那个人带去负担,对他不公平;问晓清,为什么不收养一个孩子,将来可以依靠?她说以照顾她的将来为目的收养孩子,对这个孩子也不公平。

就这样,晓清收藏着也是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因为她心中想到的是他人的公平。

刘增满老师在送给晓清的一首藏头诗中写道:“晓梦催来却是真,清心励就铁骨身;好个红梅遭寒苦,美如雪莲绽凡尘。”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晓清的艰难学习历程。是的,晓清“红梅遭寒苦”,却能“励就铁骨身”,在书法界小有成就,成为爱的使者,残疾人的榜样,健全人的镜子,最终能够“雪莲绽凡尘”。在今天这个许多人抱怨的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信仰缺失的社会,晓清也在这个环境中,但她坚信“不抱怨环境,因为你就是环境”。

晓清用执着和坚强奏出了时代的强音。对于晓清奏出的这个强音,就像余秋雨在《关于名誉》中说的那样,但愿我们每个人能够听到之后安静,安静之后搜寻,搜寻之后仰望,仰望之后追随,追随之后效仿,效仿之后传递。

(作者:宋运荣)

[责任编辑:彭芳]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携手中企云链落地保理E贷批量化支持普惠小微

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社会责任,强化对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支持力度,9月25日首次与中企云链建立业务合作,科技赋能为省...[详细]
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3-10-17

17家青企入围山东百强 其中三家跻身十强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海发集团青岛上榜企业及营收数据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山东省企业百强名单。青岛共有海尔、海信、山东港口集团等17家...[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3-10-17

《日照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来了

全媒体记者张莹报道本报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10月9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将于11月1日起...[详细]
黄海晨刊 2023-10-17

日照公积金还商贷线上提取扩容了

全媒体记者王蓓蓓报道本报讯日照线上提取公积金偿还本市商贷扩容了,办理公积金提取更方便啦。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详细]
黄海晨刊 2023-10-17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 “四步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通过事前评估、目标制定、运行监...[详细]
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3-10-17

文旅新场景新体验不断涌现今天来看“别样”济南

九如山满足游客沉浸式休闲旅游新体验。济南不断探索文旅新场景,多样融合项目不断“出圈”,文旅消费迸发新的活力,多元化的文旅产品也成为...[详细]
济南日报 2023-10-17

山东今年建成4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

本报10月16日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详细]
济南日报 2023-10-17

【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特色门诊】孩子“坐不住,学不进”怎么办?学习困难门诊帮助您

开学后,家长们更多地关注起了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学习困难——平时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却上不去,作业漏题、串写,阅...[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3-10-17

从“借船”到“造船”,山东路桥的“出海”进阶之路

“始终将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多年来,‘山东的路’‘山东的桥’‘山东的隧’得到了业主和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不久前,哈萨克斯...[详细]
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3-10-17

烟台“双夺魁”!山东省第一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业务技能竞赛圆满完赛

胶东在线10月17日讯2023年10月14日至16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总工会共同举办的山东省第一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业务技能竞赛在济南成...[详细]
胶东在线 2023-10-17

黄河入海处,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山东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筑牢生态屏障,守护黄河安澜

进入秋季,黄河三角洲迎来大批候鸟迁徙,再现万鸟翔集的生态美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详细]
舜网 2023-10-17

青岛出“圈”了,济南还远吗?

10月13日,《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在山东省政府网站正式对外发布。这意味着圈内的城市将迈向真正的同城化!恭喜青岛终于可以出“圈”!在青岛...[详细]
舜网 2023-10-17

指导企业全过程管理!山东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管理指南

近日,山东省药监局印发《山东省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管理指南》,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质量管理及监督管理,指导相关企业建立健全中药配方...[详细]
舜网 2023-10-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