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新著发布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苏发东

2024-01-16 12:15:01

近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学术界与出版界众多资深专家线上线下共聚新书发布会,围绕中国话语、世界文学与国别区域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新书发布会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主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姜锋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女士,以及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新书作者代表等嘉宾列席发布会。

时值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之际,作为国内区域国别研究的领航旗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适时推出“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旨在多维度抉发系统性、高水平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形成长效的学术生产机制和凝聚效应,引领相关知识生产的中国主体意识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姜锋教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教授任“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总编;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等担纲执行总编。文库由百年“学术出版重镇”、国家一级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学术质量与出版水准得到了坚实保障。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作为文库的首批成果,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主编。丛书坚持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的辩证统一、宏观立意与微观考辨的有机结合、理论创新与批判思维的相互融通,凸显中国话语在世界文学中的流变谱系和价值共识,归纳“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方法论,补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体现了研究中心立足时代的政治自觉、学术创新的学理自觉与话语传播的实践自觉。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总共十部,聚焦德语文学对“中国故事”的叙事呈现,首批推出四部,其余六部将于今年与明年陆续问世。此次出版的四部著作分别为:《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及《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在“政治神话”的理论视域下,探讨德语左翼作家作品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剖析其中独特的中国形象,拓宽中国故事的世界性书写维度。《德国巴陵会馆藏文献中的中国叙事》基于近现代巴陵会珍稀馆藏文献,回溯德国传教士体认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揭示德国认知他者的民族心理与思维范式,助力中德文化的对话与理解。《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聚焦魏玛德国旅行者与中国城市现代性的错杂纠葛,以非虚构中国叙事的他者之维,拓展魏玛共和国的文学与文化现代性话语研究。《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辑译二战期间在华犹太流亡者的报刊文章和作家书信,藉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从跨文化与文学维度展示中国深厚的价值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

在发布会上,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教授指出,本套丛书对跨文化主题的研究是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读者在世界的发展脉络中发掘鲜活的中国故事,从文学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深层次理解中国。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认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展现了优秀的学术质量,体现了研究中心以学术为根本的品质。丛书具有跨学科视野,是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学者进行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结果。同时,本套丛书的出版助力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助益青年教师与研究者的学术成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对丛书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丛书是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实践学术与育人两大主题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术探索与中国话语构建方面新的开拓。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女士表示,“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第一套丛书的面世,是商务印书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学术出版层面深入合作的见证。丛书站在中国立场,通过梳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破除文化偏见与隔阂,向世界传递积极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价值,对于凸显中国话语在世界文学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指出,文库第一套丛书的正式出版,体现了上外将区域国别学作为总体战略方向的实践自觉。丛书从文学观照文化,能在一定意义上助力超越中西二分的简单逻辑,在美美与共的基础上,促成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参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尽绵薄之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金莉教授认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体现丛书优秀的学术质量。丛书的出版也展现了研究中心作为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平台的重要示范作用。这对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分享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教授表示,此次发布的四本学术著作通过对德国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故事的挖掘,深入探究了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传播特点,为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这也为讲述中国故事、开展跨文化国别交流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指出,本套丛书的研究内容建立在扎实调研的一手珍贵文献基础上,体现了优秀的学术品质。其研究选题既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助益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杨平教授称赞四本新书的研究有厚度、有品质,聚焦服务国家的战略,坚持中国立场和国际视野、他者意识的辩证统一,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的研究、中国形象在世界的形塑,以及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启示与借鉴。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杨金才教授评价,这四本新书透过国际视野,突出国别研究的特点和品位,深化中外比较,深度解读和阐释了西方话语中的中国叙事,是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研究中心的时代责任和学术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彭青龙教授对“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其注重挖掘中国语言文学的思想资源,有助于洋为中用、古为中用,不仅有利于向文学中反映的德国现代化进程借鉴学习,也为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提供了重要资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宋炳辉教授指出,此次发布四本新书,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切实成果和重要成绩。新书涉及世界文学前沿观念和理论的拓展,研究主题符合目前中国学科跨学科融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梁展研究员表示,丛书鲜明体现了当今国家弘扬与倡导的中西文明互鉴精神,是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前提下,深化对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的互动互鉴研究。他进一步以新书《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为例,点评了书中反映的西方对中国的矛盾认知,强调应将解读中国的话语权握在中国自己手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苏晖教授赞赏这四本新著的研究主题丰富,研究对象包含德国来华传教士、二战期间流亡来华的犹太难民等中国叙事,极大拓展和深化了中德文学关系与文化交流研究,有助于促进中西文明互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作为新书《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的主编之一,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綦甲福教授认为,作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区域国别学科为服务国家的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体现了上外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意识。

此外,重庆大学德语系教师陈丽竹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德语系教师陈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德语系教师陈雨田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德语系教师徐冠群博士作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作者代表,探讨了各自论著中的研究方法与出版感悟。

未来,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将持续打造高质量学术精品,向世界传递积极的中国价值和文化内核,在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彰显中国精神,贡献上外智慧。

作为主编之一,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中德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綦甲福教授带领德语系部分师生参与了《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的译介,为山东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合作项目——青岛大学德语系又添新的成果。本套丛书总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是鲁巴教育合作项目——青大德语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现承担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领军人才项目各1项。

闪电新闻记者 苏发东  报道

[责任编辑:苏发东 孙希磊 佟国强 韩信]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