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9日讯 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山东广播电视台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推出系列访谈《双减大家谈》,邀请全省16市教育局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做客直播间,针对社会关切,交流、分享各市落实双减政策的经验做法。第二期来到演播室的是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临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海玲。“双减”政策落地之后,临沂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设置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减压赋能,让快乐回归校园。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临沂朴园小学积极推行“书包不回家,作业不出校”的措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1小时特色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锻炼了能力,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兴趣。踢足球、唱合唱……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临沂朴园小学四年级八班学生刘晨萱开心地向记者说:”我本来就喜欢唱歌,现在下了课还能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唱,感觉特别开心。“
目前,临沂朴园小学现有学科拓展课程25门,学生发展课程7大系列,朴雅社团课程35课,“兴趣选课”制,满足了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落实“双减”全覆盖要求,不仅城市县区在行动,位于临沂偏远的农村学校也在积极响应。临沂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孩子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辅导孩子的作业确实有困难,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实困难,临沂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建立了课后爱心小屋,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解决了家长辅导作业的压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建立了图书漂流站,开发红色沂蒙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课后延时阶段自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丰富了课后服务的服务内容。
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老师周明慧介绍,学校还建立课后爱心小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邀请老战士、老党员到校讲红色故事,让课后服务更有温度,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