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设万元大奖无人学非遗戏曲 蟠龙梆子传承难专家支招:创新传播形式 立足市场重塑品牌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3-05 12:46:03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5日讯 蟠龙梆子是莱芜地方“撮头子”唱腔和梆子腔相互融合而成的民间戏曲,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也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4日,由济南市钢城区委宣传部、钢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等主办的“学蟠龙梆子 拿万元大奖赛”拉开序幕,然而面对丰厚的奖金和宽松的参赛条件,两个月的时间内,却无一人报名,这让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很头疼。

34岁的韩克是蟠龙梆子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蟠龙梆子剧团任职近20年的“老团长”。今年2月,拿到济南市非遗传承人的8000元专项保护资金,再加上自掏腰包4000元,韩克决定办一场“学蟠龙梆子 拿万元大奖”赛,“1万块来学咱这蟠龙梆子,我就不信没人学。”

电视台、广播、网络,甚至是个人的朋友圈,蟠龙梆子的万元大奖活动宣传了两个月,而结果却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向韩克。

“我万万没想到,现在是一个报名的人都没有。”眼下的局面与韩克设想的截然不同。大奖赛消息发出后,不少人都来咨询、学唱,但尝试过后纷纷打了退堂鼓。

蟠龙梆子剧团位于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地方虽小,录音室、剪辑室、化妆间、小舞台一应俱全。3月3日上午,学员李忠伟正在这里学习新唱段。“学蟠龙梆子有半年了,已经掌握两三个唱段。”话毕,李忠伟展示了一段。但在韩克听来,李忠伟的声调、唱腔、发声部位和技巧还没有达到标准,而这也正是唱好蟠龙梆子的难点所在。

不同于其他梆子的高亢,蟠龙梆子音调较高,唱腔刚柔相济,擅长真假声混合,曾经被称为“老婆调”,需具备相当的嗓音条件和声腔基本功才能唱好。如今,与韩克同入第七代谱系的传承人只有6个,基本上也都是兼职演员,随着几位传承人年纪渐长,现在还能登台演唱的只有两三个人。

无人传承,成了韩克心里最深的痛。寻找传承人,也是韩克坚持举办万元大赛的初衷。

生活的现实压力,成了很多爱好者放弃蟠龙梆子的原因之一。而缺乏专业理论体系和陈旧的剧目,也成了制约小剧种发展的关键。2007年,韩克转变思路,创办了影视公司,创作了现代剧本,通过拍摄戏曲电影,将蟠龙梆子元素融入影视作品中,并从中获得了盈利。而后,他又将收益反哺到剧团,开始对蟠龙梆子的历史剧目进行挽救、整理。

“这是我们最后的挣扎,我保存下来了一批资料,这起码是我的历史使命。”即便遭遇种种困难,韩克说,他仍在想方设法将蟠龙梆子传承下去。

对于非遗戏曲蟠龙梆子的传承困境,济南市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协会主席刘学斌认为,首先要让这种民间艺术走出莱芜。通过现代融媒体技术传播出去,多参加一些公益表演,大家知道的多了,自然而然喜欢的人也多了。第二,要立足市场,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对非遗保护的资金支持。刘学斌建议,可以通过企业冠名,并且将品牌作为一个定向的服务商标,使蟠龙梆子得以生存和发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