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蔬菜改变中国丨一粒种子引发“绿色革命” “蔬菜大王”王乐义揭秘冬暖式大棚的诞生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2-02 23:06:02

  

编者按:

一棵菜兴起一座城,“菜篮子”托起“小康梦”。

山东寿光作为“中国蔬菜之乡”,领风气之先,创造了设施农业的绿色奇迹,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寿光故事更是中国故事,背后蕴藏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的神奇密码。

“寿光模式”从哪里来,未来又要到哪里去?蔬菜产业如何为乡村振兴再发力再赋能?2月2日起,四集纪录片《蔬菜改变中国》在山东卫视播出。2月2日晚,播出第一集《破土拔节》。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日讯 城市吃菜难,特别是北方冬季吃不到新鲜蔬菜,这让山东寿光刚刚带着村民们吃饱肚子的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有了新想法。而这个想法萌芽、孕育成为后来的“寿光模式”,改变了三元朱村,改变了寿光,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王乐义在两委会上提出,再想个办法,为父老乡亲增收。“把大棚进行改造,冬天生产黄瓜、辣椒、西红柿,生产果菜,肯定多卖钱。”

寿光,地处山东中北部,北纬37度线由此穿过,温暖的季风,携着雨水的浸润,滋养万物。这一区域,农耕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就诞生于寿光。上世纪80年代,寿光已经开始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但因技术问题,冬季无法种植价值更高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王乐义回忆道,在辽宁瓦房店的陶村,“两个农民一个农艺师搞的黑籽南瓜嫁接黄瓜,大棚在山前,背风向阳很暖和,墙体那么厚,冻不透,冬天不烧煤。”1989年春节刚过,王乐义便带人坐上前往瓦房店的火车学技术。回来后他在村民大会上讲了一个多小时,“叫大家报名种大棚,没报名的。”

1989年8月13日,王乐义在一片反对声中,带人砍倒了即将收获的玉米,村里17名党员,决定一起冒险,建冬暖式大棚种黄瓜。

王乐义告诉记者“砍玉米在当时是违法的,我因为这个事进城,找那个书记叫李培吉,砍掉这36亩玉米,这个责任谁承担?他说我在孙家集镇当党委书记,三元朱村搞实验,就是我们党委政府搞实验,出了问题党委政府集体承担。”

就这样,在新建的大棚中,王乐义和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种下了第一茬黄瓜种子。等到入夏算账,每个棚收入2.7万元,17个种植户成了17个双万元户,村里的人沸腾了。

1990年,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把各乡镇的干部召集到三元朱村开现场会,准备建5800多个大棚。“我说三元朱村能搞,咱们其他的村没问题,都能搞。一个户咱搞一个大棚,就是三到五万块钱,咱不是提倡万元户嘛,咱大大地超过了万元户了,我说下决心办这个事儿,人家王乐义能办到了,你们就办不到吗。”

三年时间,寿光市的冬暖式大棚从17个猛增到7.5万个,并逐渐辐射到山东甚至全国各地。寿光市还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开始走向全国。

这是一场大棚蔬菜引发的“绿色革命”,也形成了设施农业产业化为特色的“寿光模式”。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安东表示,‘寿光模式’领全国风气之先,从传统蔬菜种植到采用大棚技术等等,不断地发展、推陈出新。“它为我们其他地方,更好地寻求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甚至是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板。”

现在,中国每年生产蔬菜超过7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人均蔬菜消费量是1986年的6倍,设施蔬菜面积达到6000万亩。

三十年前,在寿光三元朱村冬暖式大棚中种下的这粒种子,改变了三元朱村,改变了寿光,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创作

闪电新闻记者 董迪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