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美在乡村》在京发布!它引来十余位文化大咖齐聚研讨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9-04-21 22:52:04

004-《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领导专家合影.jpg

齐鲁网4月21日讯4月2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宣部文艺局、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的有关领导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著作《美在乡村》的文化内涵、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微信截图_20190421211535.png

《美在乡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潘鲁生教授近五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现实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及理论思考的系统性学术成果。全书分为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五个章节,篇幅40万字,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命题。

003-潘鲁生田野调研地图.jpg
图书的整体装帧通过地图定位与色谱规划等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01-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发言.jpg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表示,潘鲁生政治站位高,始终关心国家发展战略,关注现实发展问题,在教学的同时长期深入民间开展调研,善于从国家发展战略中寻找研究课题,勇于回答现实课题。《美在乡村》是一部深入关照现实,反映现实,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的专著。

0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发言.jpg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美在乡村》主题宏大,从乡风文明开篇,讲了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考,是有世界眼光的。

0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发言.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主任刘魁立表示,潘鲁生多年执着走在祖国大地的田野间,欣赏中国乡村的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欣赏农民“心的美”和“美的心”。书中所附的潘鲁生田野调研地图,与其说是用脚走出来的,不如说是用一颗充满了大爱的诚敬之心走出来的。

04-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副主任、研究员邓福星发言.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副主任、研究员邓福星认为,《美在乡村》这本书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厚重,非常有创意,非常有特色的书,很多见解是从具体的事例考察、采访过程中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强调实践性,潘鲁生受到王先生的影响,从很具体的事例当中、研究对象当中产生出见解,而且能够返回到实践当中去。第三个特点是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党员文艺工作者,他有一种很强的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意识。第四个特点是它具有高远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记录田野考察资料基础上,加叙加议并情理交融阐述了见解。

0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发言.jpg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认为,潘鲁生对乡村文化做了全景式的描绘和阐释,包括生态村落、营造、手艺、民间艺术等等。这样一部书是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新成就,对于重构中国乡村社会,探索中国式的乡村现代化会提供很多启示。

06-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发言.jpg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认为,《美在乡村》中的田野报告,是一个跨界的、多元的、融合了个人、社会和专业领域的一个综合性的报告。中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发展很快,城市化发展、扶贫、乡村振兴、国际化、全球化、逆全球化,很多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中国人如何面对富有张力发展的现实,解决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乡村社会未来的发展路径。

0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发言.jp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流的生活里让农村的美和意识能够安置到一个得体的位置,这本书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08-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言.jpg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 这本书从理性和感性,从美学、民俗学好多方面给了我们关于乡村美的论述,是作者田野调查加上理论的驾驭的重要成果。《美在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09-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发言.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读了潘鲁生的《美在乡村》获得很多启发。《美在乡村》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0-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向云驹发言.jpg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向云驹认为,这部著作是民间文化学科领域的非常独特的成果。潘鲁生的一个贡献,是把民间手艺的振兴加入民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来,补充了民间文化整个大概念,把民间文化的发展和现实乡村的发展结合起来。

1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发言.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认为,《美在乡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非常透彻。从国家政府层面,近十年关于乡村问题提出了五个概念,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城镇化进程、特色小镇模式、乡村振兴,基于这些模式和这些提法,潘鲁生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开启了手艺学的思考与研究,为乡村手艺的发展与振兴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

12-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发言.jpg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美在乡村》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情之作,内容写的是乡土、民艺、文化,来自田间地头的调查,体现了作者的用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担当。书里很多内容是抢救性的,并提出了对问题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难能可贵,这是作者研究功力的表现。

13-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发言.jpg

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表示,潘鲁生以民艺为主要研究领地域,广泛关注民间文化和乡村生活世界。他在田野中思考文化,将生活融进学术。他研究的视野能够把无数鲜活的生命个体,大江南北多元多样的地方生活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结合得非常好。

14-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邱运华赠书.jpg

山东教育出版社长刘东杰表示,“《美在乡村》是我社把主题出版作为工作主线,策划的一部紧跟时代脉搏,系统研究如何振兴和传承发展乡村之美的主题出版力作。本书实证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体系进行新的拓展,为各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农村手艺传承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创新性艺术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地图定位等可视化方法,生动体现出作者田野考察和民间探索的心路历程。”

1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书籍设计师陈楠发言.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装帧设计师陈楠表示,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寻求一种更好的阅读体验与视觉逻辑线索是关键点。在做装帧设计时结合潘鲁生三十年田野调研足迹,融入信息可视化设计规律,营造了生动流畅阅读感。

16-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美在乡村》作者潘鲁生发言.jp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美在乡村》作者潘鲁生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藏于民间,藏于乡村。城镇化急速发展给乡村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命题,如何重建乡村;把乡村的资源变成社会发展的财富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他认为乡村之美就是生活之美,应该让最美好的生活回归到现实的乡村。

17-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邱运华主持研讨会.jpg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邱运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潘鲁生主席为民间文艺界,为关心中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伟大工程的同仁们贡献了一本很好的著作。

摄影:吴京南 樊茹雪

[责任编辑:杨凡、梁延菊、王安琪]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天地间——刘斌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天地间——刘斌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4月20日,“天地间——刘斌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刘斌的“静观天语”、“天那边”、“生命回望”、“验明正身”、“...[详细]
齐鲁网 2019-04-21
云门酒业举行“云门酱酒——见证文化的价值”论坛峰会

云门酒业举行“云门酱酒——见证文化的价值”论坛峰会

2019年4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第81届春季糖酒会召开前夕,由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山东省白酒协会、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主办,山东青州...[详细]
齐鲁网 2019-04-19
历经四次浮沉绝地重生,这个单项冠军如何专注于做小产业中的大品牌?

历经四次浮沉绝地重生,这个单项冠军如何专注于做小产业中的大品牌?

本次“泰安商标品牌建设行”,主持人林楠将走进以巍峨的泰山命名的商标企业——泰山石膏有限公司,让我们一起在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详细]
齐鲁网 2019-04-1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