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南时报
2017-03-11 08:22:03
2月11日,在山东书城,小学一年级新版教科书上架销售。 记者黄中明 摄(资料照片)
昨日,记者刊发《习惯性杜撰+“歪果仁”太多?小学语文课文又陷一波吐槽》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和教育业内人士的关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爱迪生救妈妈》真的是“假课文”吗?部编版新教材会不会替换掉一批被挑剔的课文?3月11日,记者致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部编版新教材更新到一年级下册,新版教材中课文替换量很大,约一半被替换掉,至于被挑刺的课文是否被换,则需编写教材的专家组研究判定。
“做的是阑尾炎手术”课文部分细节描述难考证
被网友挑刺的《爱迪生救妈妈》究竟是不是“假课文”?近期,这一话题的争议迟迟没有停歇。有网友认为,书上明明讲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有网友则表示,1854年爱迪生7岁那年,阑尾炎在美国可能有别的叫法。“有记录可查的世界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此前,也可能在家里或私人诊所里有进行阑尾炎切割的事,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记录,直接下结论为‘假课文’未免有些武断。”网友“夏藤”表示。
记者致电分管课程与教材的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工作人员表示,网上疯传的《爱迪生救妈妈》是“假课文”一事,两年前曾出现过,相关专家考证过爱迪生妈妈做的是阑尾炎手术。
记者从生物医学工程师耿建平的一篇关于《阑尾炎外科学史话》中了解到,以现存的资料来看,最早在解剖图中绘出阑尾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医学史上,人们通常认为,1521年意大利医生卡尔皮最早描述了阑尾这个器官。1735年,英国医生克劳狄斯在为一位11岁的男孩做疝气手术时,发现疝内容物是已经穿孔的阑尾,于是为其切除了阑尾,患儿最后得以康复,并因此被载入外科医学史。1886年,美国医生雷金纳德·希伯·菲茨才将这种右下腹痛锁定于阑尾,并第一次提出阑尾炎这一术语。
这就意味着,在1735年时就出现过一例阑尾炎手术,只是到1886年才正式出现阑尾炎的专业术语。如果仅因1854年没有“阑尾炎手术”这种专业称谓来质疑《爱迪生救妈妈》为“假课文”,理由并不充分,但爱迪生的妈妈是否切过阑尾以及手术过程中爱迪生究竟做过什么,目前则难考证。
教材选材各主题思想占比需报教育部审批
语文教材的选文历来被社会关心,最近出现的一些课文被挑刺,很多是来源于选材方面的疑惑。“为何有这么多经典作品不用,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很多编写、杜撰或是将各文章组合再创作的课文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课文选材由专业的专家团队进行编写,而且选材涉及很多方面的考量,仅就教材选文中主题思想一项来说,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民族精神等多个主题思想在一册书中所占比例是多少,需报教育部审批。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在更新的小学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其编写需经多道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部编新版教材更新到一年级课文已“大换血”
记者发现,目前网传各种被挑刺的小学语文课文均来源于人教社2002年审定的教材,教材在每年印刷前会进行修订,但调整并不大。但现在小学、初中语文教材正进行更新换代,同时迈入“部编教材”时代。所谓“部编教材”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此前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编写,受一些条件限制,影响编写出版的质量。为此,中央决定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如今,部编教材的更新正在逐年推进,在济南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语文已使用了部编教材,其他年级使用的是2002年审定的、每年有修订的人教版。
将一年级学生使用的部编教材和旧版教材做对比,可以发现课文出现了“大换血”,课文的替换量达50%,老课本中没有标明作者和出处的课文,例如《月亮的心愿》《两只鸟蛋》《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已经消失;增加了一些新课文,有《春夏秋冬》《怎么都快乐》《夜色》《端午粽》《文具的家》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目前被挑刺的语文课文是否会被部编版教材替换呢?3月11日,记者通过多方途径、多次致电人教社小学语文编辑部,一直无人接听电话。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需要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团队进行研究判定。
●相关链接
语文课本不只是美文汇编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曾直面选文争议发声:语文课本不只是美文汇编。
温儒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成长,总能牵动公众的神经。最受关注、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课文的选择。很多人评价教材只看选文篇目,很少考虑背后的语文学习规律。事实上,教材编选是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语文教材的要求和评价,不能仅根据经验和感觉,还应当讲求科学性。
优秀的教材,选文力求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但也并不是好文章汇集在一起就可以了,还得看这些文章是否难易适度,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同时,也要考虑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将各种类别配置适当。语文教材整体上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要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诸多方面的要求选文都要统筹考虑。
原标题:教材更新正逐年推进 被吐槽课文撤换还需专家组研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