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9-11-19 16:26:11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 (闪电新闻记者 孙召凤 张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讲话精神,贯彻执行省市区政策通知,结合街道内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加大推进“气代煤” 等清洁能源入户,旱厕改造等重点民生工程,重点推进沙河五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争做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气代煤”入户 减污染护环境
据了解,今年8月30日,《济南市平原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攻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通知。其中第一条工作目标,明确指出“到2019年11月15日前,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济南高新区实现平原地区清洁取暖全覆盖”。王舍人街道办事处积极落实方案要求,大力推进电、天然气等新能源入户等民生工程。
“气代煤”,主要指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代替煤,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此次“气代煤”,负责沙河5个村具体工作的是王舍人街道城市管理科科长孙宏磊,从9月中旬一直奋战到现在,“就是为了早日安装完毕,让农民尽早使用清洁能源。截止现在,沙河5个村总共1494户,已经全部完成天然气管道入户工作。另外,1340户去年已经实现“电代煤”取暖,123户今年实现“气代煤”取暖,剩余21户不具备条件、无法安装天然气取暖设备的,我们采用清洁能源,使用清洁燃煤取暖”。
闪电新闻记者走访几家已安装天然气灶阀、燃气壁挂炉等设备的农户家中,现场看到农户门外墙壁上天然气管道、厨房内部已经安装完毕,东沙河五村村民李洪荣热情洋溢的向记者介绍,“安上这个,干净了,方便了,以后也不用灌煤气了”。东沙河五村妇女主任李梅英介绍,这次“气代煤”,不需要村民承担任何费用,“年轻人出去上班,老年人在家做饭,安装以后,这样年轻人在外工作就更放心了”。
截止发稿前,记者了解到目前沙河五个村村外主管道铺设已完成施工,村内户外架空管道共计19670米,也基本完工,目前已进入全线验收阶段。孙科长告诉记者,“我们各村施工队正在加班加点工作,正在调试管道,尽早实现通气。”王舍人街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聚焦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旱厕改造”完成时 建设美丽乡村
据了解,此次旱厕改造主要涉及王舍人街道沙河五个村。沙河五个村坐落于泉城济南东北部,北依小清河,南接济青高速,东临济南东站,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紧邻济南七十二明泉的白泉泉脉,地下水资源充裕。
王舍人街道办事处于2019年6月中旬开始实施沙河村厕所改造工程,2019年10月中旬已基本改造完成。厕所工程主要内容为:三格式化粪池安装、水桶或水箱式冲水洁具施工、节水型蹲便器安装等;其中,沙一村计划改造91户,沙二村计划改造175户,沙三村计划改造405户,沙四村计划改造168户,沙五村计划改造224户;沙河五村总改造户数约1063户,工程造价约265万元。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王舍人街道,在历城区率先完成沙河五个村的厕所改造,值得推广。沙河四村一户村民表示旱厕改造给家里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改观,“夏天,再也不用忍受臭熏熏的味道了,家里显得更干净了”。王舍人街道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了粪便等农村主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环节。
王舍人街道开展的新能源入户、旱厕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改变了沙河五个村的环境面貌,改善了农民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助力建设和谐美丽幸福王舍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