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绿色发展看普洱丨抗震救灾轻伤亡、恢复重建零延误,普洱怎么做到的

来源:齐鲁网

作者:蔡纪香

2019-06-25 23:07:06

齐鲁网6月25日讯 2014年10月7日,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普洱市6县(区)、59.41万人受灾,死亡1人,受伤330人。

2014年12月6日,景谷县先后发生5.8级、5.9级强余震,普洱市5县(区)、42.2万人受灾,死亡1人,受伤22人。

2018年9月8日,墨江县境内发生5.9级地震,普洱市墨江、宁洱、江城等县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数达10.48万人,受伤27人。

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以澜沧江深大断裂为界,东西两侧形成了“思茅—宁洱”地震带和“澜沧—耿马”地震带,境内断裂纵横交错,中强地震特别活跃,仅从1965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共发生30次,约1.7年发生一次5级以上地震,约5年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是云南省破坏性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面对天灾,如何尽最大努力减轻危害、尽快回复群众生产生活,成为当务之急。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普洱市在抗震救灾中,创造了“抗震救灾轻伤亡、恢复重建零延误”的普洱经验。

主动防灾、科学救灾、有效减灾,普洱是怎么做到的?在25日全国网络媒体普洱行启动仪式上,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剑荣做了详细介绍。

震前主动防灾、有效防灾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地震发生后没有造成大规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成为生态文明的受益者。

同时,普洱市积极健全完善主动防灾、科学减灾、有效救灾工作机制,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高位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全市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统筹协调新格局;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涉灾部门会商和联动合作机制;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加强救灾物资储备。

此外,普洱市狠抓硬件支撑。全面实施民房和公共设施防震减灾工程,特别是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安排,全面加快公共设施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和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有效提高了防震抗灾能力和水平。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抗震安居工程17.4万户;实施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114.58万平方米。同时,大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有效提高了防震抗灾能力和水平。

震后及时应对、科学救灾

在此前抗震救灾过程中,灾害发生后,普洱市坚持把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作为主要任务,快速、有序、有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启动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全力组织人员搜救,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迅速调度驻滇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种交通、电力、通信、安监等救援力量赶赴灾区抢险救援,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开展房屋安全鉴定、危房排查除险,加强震情、雨情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测工矿企业、学校、重大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病险水库等重点部位,严密防范余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坚持把安置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筹措救灾款物、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抓好过渡安置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安全临时住所、有病得到及时救治、学生有安全的地方上学。

扎实推进恢复重建工作。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守质量和安全两条生命线,把民房恢复重建放在首位;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主体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落实包物资发放、保基本生活,包环境卫生、保疫情防控,包临时住所、保过渡安置,包监测防范、保群众安全,包情绪疏导、保思想稳定,包矛盾化解、保社会和谐,包项目建设、保恢复重建,包纪律监督、保工作规范“八包八保”责任制。

截至目前,景谷6.6级地震恢复重建按时完成恢复重建任务,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墨江5.9级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按规划抓紧推进。

[责任编辑:杨凡、梁延菊、蔡纪香]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司机晕厥“命悬一线”,“硬汉”交警火速救援

司机晕厥“命悬一线”,“硬汉”交警火速救援。华吉珂顾不上伤痛,及时联系120将司机救出并送医院抢救,受助司机于当晚转危为安[详细]
济南日报 2019-06-25

塑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

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解读《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详细]
新华网 2019-06-25

全球变暖致恶性循环 研究:2050年能源需求将增1/4

全球变暖致恶性循环。研究 2050年能源需求将增1/4[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6-25

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工作组督导黄河上游防汛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工作组督导黄河上游防汛工作中新网6月25日电。黄河上游水库多、分布广,河道行洪能力偏低,青海省、甘肃省黄河防汛工作部...[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6-25

香港千人共唱“狮子山下” 传递积极向前正能量

香港千人共唱“狮子山下”。由香港各界青年团体联合主办的Icon[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6-25

9分钟的海上传奇——远望3号船护送北斗导航卫星入轨记

9分钟的海上传奇——远望3号船护送北斗导航卫星入轨记新华社远望3号船6月25日电。全船工作人员正在准备着,对中国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详细]
新华社 2019-06-2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